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单位型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以长春市Q社区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问题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2.文献综述第14-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2.1.1 社区、单位及单位型社区第14页
        2.1.2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第14-15页
    2.2 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老年社会分层理论第15-16页
        2.2.2 马斯洛需求理论第16-17页
    2.3 文献概述第17-23页
        2.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8页
        2.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3页
3.基于对Q社区调查的样本概述第23-26页
    3.1 Q社区的历史沿革第23页
    3.2 Q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第23-26页
4.Q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分析第26-39页
    4.1 基于经济支持层面的供需矛盾分析第26-28页
        4.1.1 经济支持供给现状第26-27页
        4.1.2 经济支持需求现状第27页
        4.1.3 经济支持层面的供需矛盾第27-28页
    4.2 基于精神慰藉层面的供需矛盾分析第28-32页
        4.2.1 精神慰藉供给现状第28-29页
        4.2.2 精神慰藉需求现状第29-31页
        4.2.3 精神慰藉层面的供需矛盾第31-32页
    4.3 基于生活照料层面的供需矛盾分析第32-35页
        4.3.1 生活照料供给现状第32-33页
        4.3.2 生活照料需求现状第33-35页
        4.3.3 生活照料层面的供需矛盾第35页
    4.4 基于医疗服务层面的供需矛盾分析第35-37页
        4.4.1 医疗服务供给现状第35-36页
        4.4.2 医疗服务需求现状第36-37页
        4.4.3 医疗服务层面的供需矛盾第37页
    4.5 小结第37-39页
5. Q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成因分析第39-41页
    5.1 Q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第39页
    5.2 Q社区养老服务缺乏活力第39-40页
    5.3 Q社区养老服务定位偏差第40页
    5.4 Q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偏低第40-41页
6. Q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应对策略第41-45页
    6.1 基于宏观视角的应对策略第41-42页
        6.1.1 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坚持家庭养老为核心第41页
        6.1.2 鼓励社会养老参与,坚持社区养老为依托第41-42页
        6.1.3 明确政府分管职责,坚持机构养老为补充第42页
    6.2 基于微观视角的应对策略第42-45页
        6.2.1 完善Q社区养老机构的建设第43页
        6.2.2 促进Q社区自组织的发展第43-44页
        6.2.3 加强Q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的创新第44页
        6.2.4 完善Q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的建设第44-45页
7. 总结与反思第45-47页
    7.1 研究总结第45-46页
    7.2 研究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 1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相关问题研究--以南昌东湖区Y社区为例
下一篇:南昌市银发族金融产品消费行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