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烟曲霉壳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甲壳素第12页
    1.2 壳聚糖第12-13页
    1.3 壳寡糖第13-15页
        1.3.1 壳寡糖的性质及功能第13-14页
            1.3.1.1 水溶性以及保湿性第13页
            1.3.1.2 抗菌抑菌第13-14页
            1.3.1.3 降低胆固醇第14页
            1.3.1.4 抗肿瘤活性第14页
        1.3.2 壳寡糖的应用第14-15页
            1.3.2.1 壳寡糖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第14页
            1.3.2.2 壳寡糖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2.3 壳寡糖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5页
            1.3.2.4 壳寡糖在农产品上的应用第15页
    1.4 壳寡糖在工业上的制备第15-17页
        1.4.1 化学法第15-16页
            1.4.1.1 酸水解法第15-16页
            1.4.1.2 氧化降解法第16页
        1.4.2 物理法第16页
            1.4.2.1 超声波法第16页
            1.4.2.2 辐射降解第16页
            1.4.2.3 光降解第16页
        1.4.3 酶降解法第16-17页
            1.4.3.1 壳聚糖酶第16页
            1.4.3.2 溶菌酶第16-17页
            1.4.3.3 凡丁质酶第17页
    1.5 壳聚糖酶的概述第17-19页
        1.5.1 壳聚糖酶的性质第17页
        1.5.2 根据壳聚糖酶氨基酸序列的分类第17-18页
        1.5.3 壳聚糖酶的异源表达第18页
        1.5.4 壳聚糖酶的应用第18-19页
    1.6 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6.1 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第19页
        1.6.2 大肠杆菌的分泌表达第19-20页
        1.6.3 大肠杆菌的胞外分泌第20页
        1.6.4 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第20-21页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2页
    2.1 材料第22-25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22页
            2.1.1.1 菌株第22页
            2.1.1.2 质粒表第22页
        2.1.2 培养基第22-23页
        2.1.3 酶与生化试剂第23页
            2.1.3.1 酶第23页
            2.1.3.2 试剂第23页
            2.1.3.3 试剂盒第23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5 实验主要涉及的溶液第24-25页
        2.1.6 引物第25页
    2.2 方法第25-32页
        2.2.1 质粒DNA的抽提第25页
        2.2.2 酵母总DNA的抽提第25-26页
        2.2.3 溶液回收目的DNA片段第26页
        2.2.4 琼脂糖凝胶回收目的DNA片段第26页
        2.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6页
        2.2.6 PCR扩增目的基因第26-27页
        2.2.7 常规转化步骤第27页
        2.2.8 菌落PCR验证重组子第27页
        2.2.9 快速筛选重组子的方法第27页
        2.2.10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与表达第27-28页
        2.2.11 SDS-PAGE第28-29页
            2.2.11.1 配制12%的分离胶第28页
            2.2.11.2 配制4%的浓缩胶第28页
            2.2.11.3 蛋白变性处理第28-29页
            2.2.11.4 上样、电泳第29页
            2.2.11.5 染色、脱色第29页
        2.2.12 酶活测定方法第29页
        2.2.13 重组大肠杆菌胞外产CSN最适条件的确定第29-30页
            2.2.13.1 最佳甘油浓度第29-30页
            2.2.13.2 最佳温度第30页
            2.2.13.3 最佳诱导剂第30页
            2.2.13.4 最佳渗透剂第30页
            2.2.13.5 最佳甘氨酸浓度第30页
        2.2.14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罐高密度发酵第30-3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3.1 壳聚糖酶CSN基因的克隆以及三种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3.1.1 壳聚糖酶基因CSN的获取第32-33页
        3.1.2 三种重组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页
        3.1.3 重组表达载体的验证第33页
    3.2 三种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诱导表达第33-36页
        3.2.1 His-tag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5页
        3.2.2 His-tag对重组大肠杆菌表达壳聚糖酶的影响第35-36页
    3.3 N端带有6xHis-tag重组大肠杆菌胞外生产CSN的优化第36-41页
        3.3.1 甘油浓度对重组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6页
            3.3.1.1 甘油浓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6页
            3.3.1.2 甘油浓度对重组大肠杆菌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6页
        3.3.2 诱导温度对重组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6-38页
            3.3.2.1 诱导温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6-37页
            3.3.2.2 诱导温度对重组大肠杆菌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7-38页
        3.3.3 两种诱导剂IPTG和乳糖对重组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8-39页
            3.3.3.1 两种诱导剂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8-39页
            3.3.3.2 两种诱导剂对重组大肠杆菌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9页
        3.3.4 不同培养基渗透剂对重组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9-40页
            3.3.4.1 不同培养基渗透剂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9页
            3.3.4.2 不同培养基渗透剂对重组大肠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39-40页
        3.3.5 甘氨酸对重组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40-41页
            3.3.5.1 不同甘氨酸浓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40页
            3.3.5.2 不同甘氨酸浓度对重组大肠杆菌CSN-N胞外分泌的影响第40-41页
    3.4 发酵罐生产CSN-N高密度发酵研究第41-43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43-46页
    4.1 CSN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分泌表达第43-44页
        4.1.1 pelB信号肽引导CSN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第43页
        4.1.2 His-tag标签对CSN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影响第43-44页
    4.2 重组大肠杆菌产CSN的发酵优化第44-45页
    4.3 展望第45-46页
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4页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分子进化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天然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多酶协同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