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曹植诗歌接受史研究--以历代诗话评点为中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0 前言第9-11页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第11-19页
   ·曹植诗接受的萌芽期第11-13页
   ·曹植诗接受的高峰期第13-19页
     ·颜、谢对曹植诗的评价第13-14页
     ·刘勰、钟嵘对曹植诗的阐释第14-16页
     ·《文选》对曹植诗的录入第16页
     ·"六朝诸诗人,谁不曾映子建余晖者"第16-19页
2 隋唐五代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第19-26页
   ·曹植诗在唐朝的接受与传播概况第19-20页
   ·唐代文人对曹植诗的扬和抑第20-22页
   ·曹植诗对唐人创作上的影响第22-23页
   ·李、杜二人对曹植诗的继承第23-25页
   ·李商隐与曹植的情感渊源第25-26页
3 宋金元时期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第26-31页
   ·曹植诗在宋时的接受与传播概况第26-28页
   ·宋代文人对曹植诗的深层阐释第28-30页
   ·从文学接受属性看宋人对曹植诗的接受第30-31页
   ·曹植诗对宋人创作上的影响第31页
4 明清时期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第31-39页
   ·曹植诗在明清的接受概况及传播渠道第31-32页
   ·明清文人对曹植才华及诗歌成就的肯定第32页
   ·"抑植扬丕"倾向的出现第32-34页
   ·对曹植诗歌中"情"的认识第34-35页
   ·对曹植在古体诗上的贡献的阐释第35-36页
   ·对曹植诗创作渊源的梳理第36-38页
   ·关于《名都篇》第38-39页
   ·曹植诗歌对明清文人创作上的影响第39页
附录:关于几篇曹植诗歌的分期问题第39-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个人简历第45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下一篇:王国维“新学语”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