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31页 |
1 NO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2 NO的生成过程 | 第14-15页 |
3 NO在动植物中的作用研究 | 第15-19页 |
·动物细胞中NO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植物细胞中NO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 | 第17-19页 |
4 NO在微生物中的研究 | 第19-28页 |
·微生物中NO的来源 | 第20-21页 |
·微生物中NO的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理 | 第21-24页 |
·NO与细菌生物被膜 | 第24-28页 |
5 小结和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一部分 N-乙酰氨基葡聚糖苷酶(DSP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电击转化的促进作用研究 | 第31-38页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1-3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1-32页 |
·试剂与溶液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击转化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DSP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所提取质粒的影响 | 第34-35页 |
·电击电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DSPB处理对转化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第36页 |
·实验方法应用的普遍性 | 第36-37页 |
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 NO对S.aureus RN6390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研究 | 第38-47页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8-39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38页 |
·试剂 | 第38-39页 |
·仪器 | 第3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9-42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RN6390△nos中nos基因的回补 | 第39-40页 |
·S.aureus RN6390不同生物被膜模型的构建 | 第40-41页 |
·NO对S.aureus RN6390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RN6390△nos-PMGS100-nos和RN6390中nos基因的表达 | 第42-43页 |
·S.aureus RN6390不同生物被膜模型的构建 | 第43-44页 |
·外源性NO对S.aureus RN6390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第44-46页 |
·内源性NO对S.aureus RN6390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第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部分 胞外多糖在NO对S.aureus生物被膜促进过程中的作用 | 第47-54页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7-48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7页 |
·常用缓冲液及其他溶液配制 | 第47-48页 |
·试剂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NO对S.aureus RN6390胞外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定量PCR检测NO对S.aureus RN6390 ica表达的影响 | 第49页 |
·NO对S.aureus RN6390 PIA表达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NO对S.aureus 15981和15981△ica成膜能力的影响 | 第5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NO对S.aureus RN6390胞外总多糖产生的影响 | 第50-51页 |
·定量PCR检测NO对S.aureus RN6390中ica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NO对S.aureus RN6390 PIA产生的影响 | 第52-53页 |
·NO对S.aureus 15981和15981△ica成膜能力的影响 | 第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部分 双组分系统srrAB在NO对S.aureus生物被膜促进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第54-70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4-5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54-55页 |
·试剂 | 第55页 |
·常用缓冲液及溶液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5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7-63页 |
·定量PCR检测S.aureus RN6390生物膜及浮游菌中srrAB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57页 |
·打靶载体pMAD△srrAB的构建 | 第57-61页 |
·同源重组质粒pMAD△srrAB电转入S.aureus RN4220及RN6390 | 第61页 |
·S.aureus RN6390srrAB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 | 第61-62页 |
·S.aureus RN6390srrAB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鉴定 | 第62-63页 |
·NO对RN6390及RN6390△srrAB成膜能力的影响 | 第6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S.aureus RN6390浮游菌及生物膜细菌中srrAB基因的表达差异 | 第63-65页 |
·质粒pMAD△srrAB的构建 | 第65-66页 |
·同源重组质粒pMAD△srrAB电转入S.aureus RN4220及RN6390 | 第66页 |
·S.aureus RN6390 srrAB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 | 第66-67页 |
·S.aureus RN6390 srrAB基因缺失突变株的鉴定 | 第67-68页 |
·NO对S.aureus RN6390及RN6390△srrAB成膜能力的影响 | 第68-69页 |
4 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文章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