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重庆市发展协同应急志愿组织管理的案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1 提出问题第10页
        1.1.2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3 选题依据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1-12页
        1.2.1 国外志愿组织应急救援状况第11页
        1.2.2 国内志愿组织应急救援状况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4.1 理论意义第13页
        1.4.2 实际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协同公共应急体制的理论依据第15-19页
    2.1 相关概念第15-17页
        2.1.1 公共危机管理第15-16页
        2.1.2 非政府组织第16-17页
    2.2 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2.2.1 协同理论第17-18页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协同应急管理中的典型性分析---以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为例第19-24页
    3.1 非政府组织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的组建第19-21页
        3.1.1 重庆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第19-20页
        3.1.2 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的组建第20-21页
    3.2 非政府组织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队伍建设与发展第21-24页
        3.2.1 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的队伍建设第21页
        3.2.2 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承担的应急管理工作成效第21-24页
第四章 协同公共应急体制下重庆市应急志愿总队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4-29页
    4.1 志愿者组织管理问题第24-26页
        4.1.1 志愿者招募方式单一第24-25页
        4.1.2 志愿者培训内容单一第25页
        4.1.3 其他问题第25-26页
    4.2 政府发展提倡志愿服务的机制不完善第26-27页
        4.2.1 政府与志愿组织之间未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第26页
        4.2.2 政府对志愿组织的登记管理不切合实际第26-27页
        4.2.3 重庆志愿服务组织缺乏正确的法律制度的管制第27页
    4.3 志愿服务发展在社会协同方面的机制存在漏洞第27-29页
        4.3.1 社会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不高第27页
        4.3.2 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缺乏第27-29页
第五章 重庆应急志愿者总队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的对策研究—参与主体机制的构建第29-34页
    5.1 志愿服务组织层面——建立合理的基层管理机制第29-31页
        5.1.1 明确当前和进一步发展的目标第29-30页
        5.1.2 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宣传力度;第30页
        5.1.3 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力资源制度第30页
        5.1.4 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销售管理制度。第30-31页
    5.2 政府层面——促进志愿服务合理发展第31-32页
        5.2.1 建立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合理沟通机制第31页
        5.2.2 明确政府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第31页
        5.2.3 不断改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制度第31页
        5.2.4 建立健全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支持机制第31-32页
    5.3 社会层面——针对志愿服务业发展的相应协同工作第32-33页
        5.3.1 加强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合作力度第32页
        5.3.2 转变被服务者观念,保障志愿服务顺利进行第32-33页
    5.4 志愿服务组织在法律下的相应整合第33-34页
第六章 重庆应急志愿者总队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的对策研究—协同公共应急体制的构建第34-42页
    6.1 建立并强化志愿者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第34-35页
        6.1.1 加强公民文化建设,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第34页
        6.1.2 转变“大政府"思维,加强政府治理理念第34页
        6.1.3 提升NGO的筹资水平,提高NGO的独立性第34-35页
    6.2 将两者的互动合作纳入到常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第35-36页
        6.2.1 明确NGO的法律地位,营造NGO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环境第35页
        6.2.2 转变政府对NGO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政府找寻共同合作的积极性第35-36页
        6.2.3 提高NGO的自身能力,保证其有效的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第36页
    6.3 建立权力和职责明确的合作规则体系,攻破共同行动难点第36-38页
        6.3.1 塑造相互信任的环境第37页
        6.3.2 优化权和职责之间的关系第37页
        6.3.3 建立起协调的相互配合第37-38页
    6.4 综合行动目标,实现共同期望的愿望第38-39页
    6.5 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建立常规状态下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渠道第39-40页
    6.6 志愿服务全民化,充分借鉴国外模式第40-42页
第七章 重庆应急志愿者总队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结论及启示第42-45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42页
    7.2 关于社会公共应急协同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第42-43页
    7.3 健全志愿服务应急管理的信息公开机制第43页
    7.4 社会上应急管理的相应举措第43-44页
    7.5 研究展望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对口援疆研究--以山东为例
下一篇:成都市S基层政府治理曹家巷搬迁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