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侵权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一、新闻侵权 | 第11-21页 |
(一)新闻侵权概念论述 | 第11-13页 |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综述 | 第11-12页 |
2、新闻侵权概念 | 第12-13页 |
3、新闻侵权的法律属性 | 第13页 |
(二)新闻侵权的特征 | 第13-17页 |
1、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 | 第13-15页 |
2、新闻侵权的行为方式 | 第15页 |
3、新闻侵权的主观方面 | 第15页 |
4、新闻侵权的抗辩理由 | 第15-17页 |
(三)新闻侵权的种类 | 第17-21页 |
1、侵害著作权 | 第18页 |
2、侵害肖像权 | 第18页 |
3、侵害名誉权 | 第18-19页 |
4、侵害隐私权 | 第19-21页 |
二、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分析 | 第21-24页 |
(一)新闻自由的概念及重要价值 | 第21-23页 |
1、新闻自由的概念及内涵 | 第21-22页 |
2、新闻自由的重要价值 | 第22-23页 |
(二)新闻侵权与新闻自由的相互关系 | 第23-24页 |
1、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之间联系 | 第23页 |
2、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之间的冲突原因 | 第23页 |
3、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之间冲突实质及解决办法 | 第23-24页 |
三、我国新闻侵权的现状 | 第24-29页 |
(一)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 | 第24-25页 |
(二)名誉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不一 | 第25-26页 |
(三)媒体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混乱 | 第26-27页 |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不明确 | 第27-28页 |
1、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27-28页 |
2、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是否合理 | 第28页 |
(五)媒体侵权的责任抗辩未有统一 | 第28-29页 |
四、我国关于新闻侵权的法律分析 | 第29-32页 |
(一)与新闻侵权相关的制度比较 | 第29-30页 |
(二)我国新闻侵权问题的法律规范 | 第30页 |
(三)新闻侵权法律规范缺陷分析 | 第30-32页 |
1、法律规范位阶不高,部门立法相冲突 | 第30-31页 |
2、新闻侵权法律法规不完备 | 第31-32页 |
五、我国完善关于新闻侵权问题法律规制的途径 | 第32-35页 |
(一)完善立法措施 | 第32-33页 |
1、明确新闻自由、知情权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 第32页 |
2、新闻法规系统化 | 第32-33页 |
3、明确举证责任分配 | 第33页 |
(二)完善司法措施 | 第33-34页 |
1、遵从宪法 | 第33-34页 |
2、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 | 第34页 |
(三)守法应对措施 | 第34-35页 |
1、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守法措施 | 第34-35页 |
2、加强新闻行业自律 | 第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