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发展概述 | 第10-24页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时间节点和讨论范围 | 第10-18页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与其他当代艺术作品的区别 | 第18页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鉴赏美学演变 | 第18-20页 |
第四节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历史阶段 | 第20-24页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艺术价值 | 第24-27页 |
第一节 当代艺术陶瓷的美学特点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经典陶瓷的当代创造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涌动“反叛”的艺术思潮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当代名窑与名家名作的鉴赏和市场动态 | 第27-57页 |
第一节 新型粉彩瓷 | 第27-32页 |
第二节 新型青花瓷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新型釉上彩瓷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新型古彩瓷 | 第35-36页 |
第五节 新型高温色釉瓷 | 第36-40页 |
第六节 新型陶瓷雕塑瓷 | 第40-42页 |
第七节 新型陶艺 | 第42-45页 |
第八节 新型紫砂 | 第45-49页 |
第九节 新型钧窑和新型白瓷 | 第49-51页 |
第十节 新型珐琅彩瓷 | 第51-52页 |
第十一节 中西合璧型 | 第52-57页 |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分析 | 第57-66页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形态 | 第57-63页 |
一 二级市场的中国当代艺术陶瓷 | 第57-59页 |
二 一级市场的中国当代艺术陶瓷 | 第59-61页 |
三 一级半市场的中国当代艺术陶瓷 | 第61-63页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面临的市场问题 | 第63-66页 |
一 当代艺术陶瓷缺乏权威的评估鉴定机构 | 第63页 |
二 艺术品行业从生产到流通造假成风 | 第63页 |
三 当代艺术陶瓷的价值被低估 | 第63-64页 |
四 评定工艺美术大师存在偏差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完善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几点建议 | 第66-73页 |
第一节 正确认识当代艺术陶瓷品的投资收藏价值 | 第66页 |
第二节 高净值人群是当代艺术陶瓷发展的中坚力量 | 第66-67页 |
第三节 夯实当代艺术陶瓷一级市场的基础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加强拍卖市场的制度建设和行业管理 | 第68-69页 |
第五节 关注互联网+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开发 | 第69-73页 |
一 互联网+当代艺术陶瓷的电商特征和商业模式 | 第69-70页 |
二 完善一级市场的网上交易 | 第70-71页 |
三 需求侧对网上交易的期待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