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和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2.1 国内外智能家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智能家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2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 第20-26页 |
2.1 务需求说明 | 第20-21页 |
2.2 系统需求设计 | 第21-22页 |
2.2.1 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21-22页 |
2.2.2 软件开发框架的设计 | 第22页 |
2.3 其他需求说明 | 第22-23页 |
2.3.1 系统性能需求 | 第22-23页 |
2.3.2 系统安全需求 | 第23页 |
2.4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23-26页 |
3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开发平台的设计 | 第26-38页 |
3.1 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架构 | 第26-28页 |
3.1.1 S3C2440主控模块 | 第26-27页 |
3.1.2 ZigBee无线模块 | 第27-28页 |
3.2 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 | 第28-32页 |
3.2.1 ARM主控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8-30页 |
3.2.2 ZigBee无线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0-31页 |
3.2.3 Nginx反向代理服务器的部署 | 第31-32页 |
3.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与实现 | 第32-38页 |
3.3.1 交叉编译环境的安装 | 第32-33页 |
3.3.2 u-boot的剪裁与移植 | 第33-34页 |
3.3.3 内核的剪裁与移植 | 第34-36页 |
3.3.4 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36-38页 |
4 Docker技术 | 第38-44页 |
4.1 Docker简介 | 第38-40页 |
4.2 Docker镜像 | 第40-41页 |
4.3 Docker中的应用程序开发 | 第41-42页 |
4.4 智能家居系统在Docker中的部署 | 第42-44页 |
5 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开发框架 | 第44-54页 |
5.1 软件开发架构的选择 | 第44-48页 |
5.1.1 Mojolicious开发框架 | 第44-45页 |
5.1.2 Nginx反向代理服务器 | 第45-48页 |
5.2 Mojo开发框架的介绍 | 第48-51页 |
5.2.1 Mojo开发环境的安装 | 第48-49页 |
5.2.2 Mojo应用程序架构 | 第49-51页 |
5.2.3 Mojo架构原理 | 第51页 |
5.3 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开发框架搭建 | 第51-54页 |
6 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开发 | 第54-66页 |
6.1 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54页 |
6.2 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性能开发 | 第54-57页 |
6.2.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开发 | 第55-56页 |
6.2.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安全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6.3 智能家居系统的监测系统开发 | 第57-58页 |
6.3.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开发 | 第57-58页 |
6.3.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监测系统测试 | 第58页 |
6.4 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系统开发 | 第58-61页 |
6.4.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开发 | 第58-60页 |
6.4.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测试 | 第60-61页 |
6.5 智能家居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开发 | 第61-66页 |
6.5.1 智能家居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开发 | 第61-63页 |
6.5.2 智能家居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测试 | 第63-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课题总结 | 第66-67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