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消极态度的界定 | 第19-20页 |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消极态度的原因 | 第20-37页 |
·学生方面 | 第20-28页 |
·认知结构有缺陷 | 第20-23页 |
·情感的缺失 | 第23-24页 |
·理想、信念的缺失 | 第24-28页 |
·教师方面 | 第28-34页 |
·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威信 | 第28-31页 |
·教学内容不合理 | 第31-32页 |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 第32-34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环境支持 | 第34-37页 |
·宏观的教学环境 | 第35页 |
·中观的教学环境 | 第35页 |
·微观的教学环境 | 第35-36页 |
·教学的信息环境 | 第36-37页 |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消极态度的对策 | 第37-51页 |
·学生方面 | 第38-41页 |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 第38-39页 |
·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 | 第39页 |
·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第39-41页 |
·教师方面 | 第41-48页 |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41-43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分层次、有区别 | 第43-45页 |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 第45-48页 |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 | 第48-51页 |
·优化宏观环境 | 第48-49页 |
·优化中观环境 | 第49-50页 |
·优化微观环境 | 第50页 |
·优化信息环境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51-52页 |
·本研究的局限及发展方向 | 第52-53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52页 |
·研究发展方向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