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17页 |
1.1 神经鞘脂质的合成途径 | 第11-13页 |
1.2 MicroRNA的生物合成 | 第13页 |
1.3 MicroRNA的在生物体中调控作用 | 第13-14页 |
1.4 MicroRNA的功能丧失工具和功能获得工具 | 第14-16页 |
1.4.1 MicroRNA的功能丧失工具 | 第14-16页 |
1.4.2 MicroRNA的功能获得工具 | 第16页 |
1.5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MicroRNA的预测及在BPH各龄期的表达 | 第17-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1 鞘脂质代谢酶同源序列搜索和比对 | 第17-18页 |
2.1.2 miRanda对BPH鞘脂质代谢酶MicroRNA的预测 | 第18页 |
2.1.3 供试昆虫品系 | 第18页 |
2.1.4 提取RNA及Stem-loop RT-PCR | 第18-20页 |
2.1.5 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20-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2.2.1 miRNA成熟序列 | 第21-23页 |
2.2.2 miRNA在褐飞虱各龄期的相对表达水平 | 第23-25页 |
2.3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miR-279的靶标鉴定与功能研究 | 第26-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3.1.1 Stem-loop RT-PCR对miR-279的验证 | 第26-27页 |
3.1.2 外源注射antagomir-279和agomir-279 | 第27页 |
3.1.3 提取RNA及Stem-loop RT-PCR | 第27-28页 |
3.1.4 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miR-279和SMS表达水平 | 第28页 |
3.1.5 测量褐飞虱体重 | 第28页 |
3.1.6 HPLC-MS测定鞘脂质 | 第28-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3.2.1 Stem-loop RT-PCR对miR-279的验证 | 第29-30页 |
3.2.2 褐飞虱miR-279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 第30页 |
3.2.3 外源注射导致miRNA过表达和抑制 | 第30-31页 |
3.2.4 SMS的表达变化 | 第31-32页 |
3.2.5 外源注射后鞘磷脂组分和含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3.2.6 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褐飞虱体重变化 | 第34-35页 |
3.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miR-184-3p的靶标鉴定与功能研究 | 第37-4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4.1.1 Stem-loop RT-PCR对miR-184-3p的验证 | 第37-38页 |
4.1.2 外源注射antagomir-184-3p和agomir-184-3p | 第38页 |
4.1.3 提取RNA及Stem-loop RT-PCR | 第38页 |
4.1.4 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miR-184-3p和SMPD4表达水平 | 第38页 |
4.1.5 测量褐飞虱体重 | 第38页 |
4.1.6 HPLC-MS测定鞘脂质 | 第3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4.2.1 Stem-loop RT-PCR对miR-184-3p的验证 | 第38页 |
4.2.2 褐飞虱miR-184-3p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 | 第38-39页 |
4.2.3 外源注射导致miRNA过表达和抑制 | 第39-40页 |
4.2.4 SMPD4的表达变化 | 第40页 |
4.2.5 外源注射后鞘磷脂组分和含量的变化 | 第40-42页 |
4.2.6 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褐飞虱体重变化 | 第42-43页 |
4.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8页 |
5.1 总结 | 第45-46页 |
5.2 创新点 | 第46页 |
5.3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