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互联网金融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P2P网络借贷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3 P2P网络借贷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2.4 小结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P2P网络借贷及典型平台介绍 | 第21-29页 |
2.1 我国金融背景简析 | 第21页 |
2.2 P2P网络借贷的起源与简介 | 第21-22页 |
2.3 国内外典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介绍 | 第22-28页 |
2.3.1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市场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2.3.2 国内外典型P2P平台 | 第23-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特点及运营模式分析 | 第29-36页 |
3.1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中借款者的特点 | 第29-31页 |
3.2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中投资者的特点 | 第31-32页 |
3.3 P2P网络借贷运营中平台的特点 | 第32-34页 |
3.4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 | 第34页 |
3.5 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P2P平台经营特征要素及对交易额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36-43页 |
4.1 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特征要素 | 第36-40页 |
4.1.1 P2P平台的特色经营措施 | 第36页 |
4.1.2 平台经营特征要素分析 | 第36-39页 |
4.1.3 经营特征要素归纳 | 第39-40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40-42页 |
4.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P2P平台交易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3-62页 |
5.1 样本准备及人工数据采集 | 第43-45页 |
5.2 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45-49页 |
5.3 模型设计与基准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49-54页 |
5.3.1 模型设计思路 | 第49页 |
5.3.2 基准模型控制变量的选择 | 第49-54页 |
5.4 实证检验 | 第54-59页 |
5.4.1 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54-55页 |
5.4.2 交易额变量与虚拟变量间的相关性 | 第55页 |
5.4.3 引入虚拟变量 | 第55-58页 |
5.4.4 稳健性检验 | 第58-59页 |
5.5 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