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交互性研究--以厦门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第12-13页
        1.3.1 研究过程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框架第12-13页
    1.4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交互设计渗透公园景观设计的可能第14-24页
    2.1 交互设计第14-17页
        2.1.1 交互设计概念第14页
        2.1.2 交互设计的发展第14-15页
        2.1.3 交互设计关注内容第15-16页
        2.1.4 交互设计的设计策略第16-17页
    2.2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第17-23页
        2.2.1 现代城市公园概述第17-19页
        2.2.2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9页
        2.2.3 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素概述第19-23页
    2.3 交互设计与公园景观设计的结合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厦门地区公园景观交互现状分析第24-55页
    3.1 厦门地区公园景观第24-31页
        3.1.1 区位自然条件第24-25页
        3.1.2 厦门地区的人文背景第25-28页
        3.1.3 厦门地区主要公园第28-31页
    3.2 厦门地区公园景观交互主体第31-40页
        3.2.1 公园景观交互主体的人群分析第31-33页
        3.2.2 公园景观交互主体的需求分析第33-37页
        3.2.3 公园景观交互主体的行为分析第37-40页
            3.2.3.1 条件反射的习惯行为第37-39页
            3.2.3.2 观察行为对行为的鼓励第39-40页
            3.2.3.3 公园空间以及领地性的默契第40页
    3.3 公园景观交互现状第40-54页
        3.3.1 交互主体与生态景观的交互现状第40-46页
            3.3.1.1 交互主体与山地的交互第41-42页
            3.3.1.2 交互主体与自然水资源的交互第42-44页
            3.3.1.3 交互主体与植物的交互第44-45页
            3.3.1.4 交互主体与动物的交互第45-46页
        3.3.2 交互主体与人造景观的交互现状第46-52页
            3.3.2.1 交互主体与建筑的交互第46-48页
            3.3.2.2 交互主体与园路设计的交互第48-49页
            3.3.2.3 交互主体与休闲设施的交互第49-50页
            3.3.2.4 交互主体与雕塑的交互第50-52页
        3.3.3 交互主体与社会性景观交互现状第52-54页
            3.3.3.1 交互主体与地域文脉的交互第52-53页
            3.3.3.2 交互主体与公园活动的交互第53-54页
            3.3.3.3 交互主体与城市环境的交互第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交互性的探析第55-75页
    4.1 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公园景观设计第55-58页
        4.1.1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关注的关键问题第55页
        4.1.2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的艺术渊源第55-57页
        4.1.3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第57-58页
        4.1.4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与公园功能第58页
    4.2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的过程方法第58-61页
        4.2.1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的目标第58-59页
        4.2.2 公园景观交互主体需求分析第59-60页
        4.2.3 公园景观交互的原型设计与评估第60-61页
        4.2.4 方案的执行、维护及反馈第61页
    4.3 公园景观的交互设计原则第61-68页
        4.3.1 公园景观交互的行为原则第61-64页
        4.3.2 公园景观交互的感观原则第64-66页
        4.3.3 公园景观交互的情感原则第66-67页
        4.3.4 公园景观交互的科技原则第67-68页
    4.4 公园景观交互设计对厦门公园景观设计的建议第68-74页
        4.4.1 注重交互主体与其他生命的交互第68-71页
            4.4.1.1 交互主体与公园植物的交互设计建议第69-70页
            4.4.1.2 交互主体与公园动物的交互设计建议第70-71页
        4.4.2 加强交互主体与公园景观能动的交互体验第71-73页
            4.4.2.1 动态景观的设计第71-72页
            4.4.2.2 有反馈的景观设计第72-73页
        4.4.3 从地域文化寻找公园景观差异化设计的突破口第73-74页
            4.4.3.1 提炼传统文化语言第74页
            4.4.3.2 积极开展民俗活动第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第82-84页
个人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区营造之城市旧社区改造策略探讨--以福州为例
下一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散热数值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