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3-25页 |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 1.2 结构鲁棒性定义与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3 结构鲁棒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1.4 结构布索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1-25页 |
| 2 结构鲁棒性评价指标及优化算法 | 第25-39页 |
| 2.1 引言 | 第25页 |
| 2.2 H_2/H_∞鲁棒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25-30页 |
| 2.3 线性结构的鲁棒性能与鲁棒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30-32页 |
| 2.4 非线性结构的鲁棒性能与鲁棒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 2.5 改进的大爆炸算法 | 第33-3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3 结构鲁棒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 | 第39-61页 |
| 3.1 引言 | 第39页 |
| 3.2 基于H_2/H_∞的结构鲁棒性性质及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 3.3 结构鲁棒性能与鲁棒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物理意义与对比 | 第40-45页 |
| 3.4 鲁棒性能、鲁棒稳定性与应变能关系 | 第45-49页 |
| 3.5 结构鲁棒性能与鲁棒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第49-59页 |
| 3.6 小结 | 第59-61页 |
| 4 多工况下网格结构的鲁棒设计 | 第61-79页 |
| 4.1 引言 | 第61页 |
| 4.2 鲁棒设计指标 | 第61-64页 |
| 4.3 基于鲁棒性的结构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 | 第64-68页 |
| 4.4 多工况下的结构鲁棒设计方法 | 第68-72页 |
| 4.5 网格结构在多工况下的鲁棒设计 | 第72-7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 5 弦支网格结构的鲁棒设计 | 第79-91页 |
| 5.1 引言 | 第79页 |
| 5.2 弦支网格结构的鲁棒构型与初始预应力联合优化 | 第79-82页 |
| 5.3 弦支网壳鲁棒构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2-8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6 基于鲁棒性的弦支网格结构布索理论 | 第91-107页 |
| 6.1 引言 | 第91页 |
| 6.2 基于Hough变换的布索理论 | 第91-94页 |
| 6.3 弦支双曲网壳结构的布索位置研究 | 第94-95页 |
| 6.4 弦支心形曲面网格结构的布索位置研究 | 第95-97页 |
| 6.5 现有弦支结构的合理性验证 | 第97-105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 7 模型试验研究 | 第107-121页 |
| 7.1 引言 | 第107页 |
| 7.2 试验模型 | 第107-110页 |
| 7.3 动力冲击试验 | 第110-114页 |
| 7.4 静力超载试验 | 第114-119页 |
| 7.5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7页 |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21-125页 |
| 8.2 研究展望 | 第125-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