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制药废水来源及特征 | 第11-13页 |
1.1.1 制药废水的来源、性质 | 第11-12页 |
1.1.2 黄连素废水的来源、性质、危害 | 第12-13页 |
1.2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 第13-18页 |
1.2.1 生化处理技术 | 第13-14页 |
1.2.2 物化处理技术 | 第14-18页 |
1.3 光电化学组合技术综述 | 第18-21页 |
1.3.1 光电催化原理 | 第18-19页 |
1.3.2 光电催化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1.3.3 光电催化的应用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25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1-22页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3 实验装置 | 第28-31页 |
第三章 TiO_2-PbO_2/RuO_2-Ti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39页 |
3.1 实验装置 | 第31页 |
3.2 阳极制备 | 第31-34页 |
3.2.1 二氧化钌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2 PbO_2/ RuO_2-Ti电极制备 | 第32页 |
3.2.3 TiO_2-PbO_2/RuO_2-Ti电极制备 | 第32-34页 |
3.3 电极形貌表征SEM | 第34-35页 |
3.4 电极组分分析XRD | 第35-36页 |
3.5 电极的线性扫描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以TiO_2-PbO_2/RuO_2-Ti阳极的光电催化降解黄连素 | 第39-47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黄连素废水的电化学降解 | 第39-40页 |
4.3 不同降解途径对黄连素的降解效果 | 第40-41页 |
4.4 光电催化降解黄连素废水的影响因素 | 第41-45页 |
4.4.1 光电催化阳极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2 黄连素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2页 |
4.4.3 阳极偏压对黄连素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4 初始pH对光电催化降解黄连素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 光电催化处理过程中UV-vis光谱的变化 | 第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黄连素的形态变化及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47-57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光电催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变化 | 第47-51页 |
5.2.1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第47-49页 |
5.2.2 GC-MS分析 | 第49-51页 |
5.3 动力学分析 | 第51-56页 |
5.3.1 不同降解途径的动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5.3.2 光电催化降解黄连素的动力学分析 | 第53-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