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健米业资产重组财务问题及改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内外资产重组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文章框架 | 第18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2.1 资产重组的定义 | 第19页 |
2.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原则 | 第19-21页 |
2.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模式 | 第21-23页 |
第3章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过程及重组后概况 | 第23-28页 |
3.1 金健米业背景介绍 | 第23-24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2 组织架构 | 第24页 |
3.1.3 战略规划 | 第24页 |
3.2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过程及成果 | 第24-28页 |
3.2.1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过程 | 第24-26页 |
3.2.2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目标 | 第26页 |
3.2.3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成果 | 第26-28页 |
第4章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40页 |
4.1 资产重组前的财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5页 |
4.1.1 资产重组财务动因以政府为主导 | 第28-30页 |
4.1.2 涉及重组的价值评估不规范 | 第30-35页 |
4.2 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4.2.1 重组主体及财务权限划分不清晰 | 第35页 |
4.2.2 确定重组价格考虑不全面 | 第35页 |
4.2.3 财务收益分配比例不科学 | 第35-37页 |
4.3 资产重组后的财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4.3.1 后续财务整合效果不佳 | 第37-38页 |
4.3.2 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的衔接不紧密 | 第38-40页 |
第5章 金健米业资产重组财务问题改进措施 | 第40-55页 |
5.1 资产重组财务动因以市场驱动为主导 | 第40-41页 |
5.1.1 正确看待政府的行为和功能 | 第40-41页 |
5.1.2 明确上市公司自身才是资产重组的主体 | 第41页 |
5.2 规范价值评估制度 | 第41-45页 |
5.2.1 规范评估机构 | 第42页 |
5.2.2 提高评估人员素质 | 第42-43页 |
5.2.3 完善评估方法和规程 | 第43-44页 |
5.2.4 强化评估的监督管理 | 第44页 |
5.2.5 健全价值评估信息披露制度 | 第44-45页 |
5.3 全面升级财务内控机制 | 第45-47页 |
5.3.1 明确重组主体及财务权限 | 第46页 |
5.3.2 综合考虑确定重组价格 | 第46-47页 |
5.3.3 遵循财务收益分配原则 | 第47页 |
5.4 设计资产重组后续财务整合方案 | 第47-52页 |
5.4.1 强化企业内部成本管理 | 第48-49页 |
5.4.2 控制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风险 | 第49-52页 |
5.4.3 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 第52页 |
5.5 做好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的衔接 | 第52-55页 |
5.5.1 加强对资本运营动机的审查 | 第53页 |
5.5.2 准确评估资产 | 第53页 |
5.5.3 确定资本运营的出发点为生产经营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