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覆盖深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金融覆盖深度的测度 | 第13-15页 |
1.2.2 金融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金融服务覆盖深度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2.1 金融覆盖面和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 第19-21页 |
2.1.1 覆盖面和可持续性 | 第19-20页 |
2.1.2 覆盖面的六个分析维度 | 第20-21页 |
2.2 金融服务覆盖深度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 第21-22页 |
2.3 多维贫困对金融参与行为的影响 | 第22-27页 |
2.3.1 各贫困维度对借贷行为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2 各贫困维度对储蓄行为的影响 | 第25页 |
2.3.3 各贫困维度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深度的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3.1 数据样本 | 第27页 |
3.2 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 第27-28页 |
3.2.1 单维度剥夺识别 | 第27-28页 |
3.2.2 多维度贫困识别 | 第28页 |
3.3 多维贫困指标的选取 | 第28-30页 |
3.3.1 维度指标及维度内贫困线的选取 | 第28-30页 |
3.3.2 维度权重的选取 | 第30页 |
3.3.3 多维贫困剥夺临界值的设定 | 第30页 |
3.4 测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30-34页 |
3.4.1 金融服务客户与总农户的贫困分布比较 | 第30-31页 |
3.4.2 各项金融服务间的覆盖深度比较 | 第31-33页 |
3.4.3 金融服务内部的覆盖深度比较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多维贫困对金融参与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7页 |
4.1 数据样本与变量的选取 | 第35-36页 |
4.1.1 样本来源 | 第35页 |
4.1.2 因变量 | 第35页 |
4.1.3 核心解释变量 | 第35-36页 |
4.1.4 控制变量 | 第36页 |
4.2 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4.3 相关性检验 | 第37-39页 |
4.4 模型设定 | 第39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4.5.1 多维贫困对贷款服务的影响 | 第39-41页 |
4.5.2 多维贫困对储蓄服务的影响 | 第41-42页 |
4.5.3 多维贫困对投资服务的影响 | 第42-44页 |
4.6 稳健性检验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5.1 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 第47页 |
5.2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 | 第47-48页 |
5.3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第48页 |
5.4 完善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