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AFM力谱技术 | 第12-15页 |
1.1.1 AFM力谱技术的原理 | 第12页 |
1.1.2 AFM力谱技术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1.2 AFM力谱技术研究外界因素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5-23页 |
1.2.1 外界因素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影响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2 AFM力谱技术研究温度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6页 |
1.2.3 AFM力谱技术研究pH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6-18页 |
1.2.4 AFM力谱技术研究金属离子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5 AFM力谱技术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9-22页 |
1.2.6 AFM力谱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2-23页 |
1.3 本论文拟展开的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AFM研究利多卡因对C反应蛋白与其识别探针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5-43页 |
2.1 前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3 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2.2.4 针尖的清洗和修饰 | 第27-28页 |
2.2.5 金基底的清洗和修饰 | 第28页 |
2.2.6 单分子力谱测定 | 第28-29页 |
2.2.7 分子对接分析 | 第29-30页 |
2.2.8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2.9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 | 第30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30-42页 |
2.3.1 接触时间对C反应蛋白与其识别探针成键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2 C反应蛋白与其识别探针相互作用的测定 | 第31-33页 |
2.3.3 利多卡因对C反应蛋白与其识别探针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4 利多卡因对C反应蛋白与其识别探针的动力学力谱的影响 | 第35-38页 |
2.3.5 利多卡因对C反应蛋白与其识别探针的亲和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6 机理探讨 | 第39-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AFM研究DNase Ⅰ对天然DNA/cDNA及MO/c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43-57页 |
3.1 前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3.2.3 溶液的配制 | 第44页 |
3.2.4 针尖的清洗和修饰 | 第44页 |
3.2.5 金基底的清洗和修饰 | 第44-45页 |
3.2.6 AFM力测定 | 第45-46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6-55页 |
3.3.1 天然DNA探针及MO探针与其cDNA相互作用的测定 | 第46-48页 |
3.3.2 动力学力谱测定 | 第48-50页 |
3.3.3 离子强度对天然DNA/cDNA及MO/c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4 天然DNA探针及MO探针单双碱基错配识别能力的考察 | 第51-53页 |
3.3.5 DNase Ⅰ对天然DNA探针及MO探针与其c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6 机理探讨 | 第54-55页 |
3.4 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附录B 第二章中所涉及到的公式计算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