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双曲拱桥的起源及发展 | 第9-11页 |
1.1.1 双曲拱桥的起源 | 第9-10页 |
1.1.2 双曲拱桥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 双曲拱桥的构造特点 | 第11页 |
1.3 既有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 双曲拱桥加固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2-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双曲拱桥的典型病害与原因分析 | 第16-26页 |
2.1 双曲拱桥的典型病害 | 第16-23页 |
2.1.1 主拱圈典型病害 | 第17-20页 |
2.1.2 拱上建筑病害 | 第20-22页 |
2.1.3 下部结构及基础的病害 | 第22-23页 |
2.2 双曲拱桥的病害原因总结 | 第23-25页 |
2.2.1 双曲拱桥结构的先天缺陷 | 第23页 |
2.2.2 设计缺陷 | 第23-24页 |
2.2.3 施工原因 | 第24页 |
2.2.4 养护原因 | 第24-25页 |
2.2.5 交通量的原因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双曲拱桥主拱圈加固方法及常用施工工艺 | 第26-36页 |
3.1 常用加固方法 | 第26-32页 |
3.1.1 增大截面法 | 第26-30页 |
3.1.2 粘贴材料加固法 | 第30页 |
3.1.3 调整拱上压力线加固法 | 第30-32页 |
3.1.4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第32页 |
3.1.5 其他加固方法 | 第32页 |
3.2 植筋工艺 | 第32-33页 |
3.3 裂缝处理流程及工艺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增大截面法加固双曲拱桥的计算理论 | 第36-42页 |
4.1 增大截面法加固双曲拱桥的受力特点 | 第36-37页 |
4.2 增大截面法加固设计计算的基本假定 | 第37页 |
4.3 增大截面法加固双曲拱桥的计算方法 | 第37-40页 |
4.3.1 容许应力法 | 第38页 |
4.3.2 极限状态设计法 | 第38-40页 |
4.4 双曲拱桥主拱圈加固厚度的拟定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加固计算实例 | 第42-51页 |
5.1 桥梁概况 | 第42页 |
5.2 桥梁外观检测 | 第42-45页 |
5.2.1 检测的目的 | 第42页 |
5.2.2 检测的项目及要点 | 第42-43页 |
5.2.3 检测的病害 | 第43-45页 |
5.2.4 检测的结论 | 第45页 |
5.3 桥梁静载试验 | 第45-46页 |
5.3.1 试验的目的 | 第45页 |
5.3.2 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 | 第45-46页 |
5.3.3 静载试验的结论 | 第46页 |
5.4 加固的目的及加固设计方案 | 第46-47页 |
5.4.1 桥梁加固的目的 | 第46页 |
5.4.2 加固设计方案 | 第46-47页 |
5.5 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5.5.1 有限单元法 | 第47-48页 |
5.5.2 桥梁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5.5.3 加固研究思路的拟定 | 第49-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双曲拱桥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 | 第51-73页 |
6.1 增设横梁加固前后受力分析 | 第51-59页 |
6.1.1 加固前结构受力分析 | 第51-52页 |
6.1.2 增设横梁加固后结构受力分析 | 第52-54页 |
6.1.3 增设横梁加固效果分析 | 第54-59页 |
6.2 增大拱肋截面与增设横梁相结合加固前后受力分析 | 第59-72页 |
6.2.1 拱肋加厚 15cm受力分析 | 第59-63页 |
6.2.2 拱肋加厚 20cm受力分析 | 第63-68页 |
6.2.3 拱肋加厚 25cm受力分析 | 第68-7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3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