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页 |
2.3 大气污染状况 | 第20-23页 |
3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3.1.1 MODIS AOD数据 | 第23-24页 |
3.1.2 地面PM_(2.5) 监测数据 | 第24页 |
3.2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2.1 数据预处理 | 第24页 |
3.2.2 AOD-PM_(2.5) 数据匹配 | 第24-25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3.3.1 混合效应模型原理 | 第25页 |
3.3.2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构建 | 第25-26页 |
3.3.3 模型验证方法 | 第26-27页 |
3.3.4 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方法 | 第27-29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43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4.2 模型拟合及交叉验证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4.3 校正因子 | 第34-38页 |
4.4 京津冀地区PM_(2.5) 浓度的时空分布 | 第38-43页 |
4.4.1 PM_(2.5) 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8-40页 |
4.4.2 PM_(2.5) 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40-4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研究问题与讨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清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