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1.2.1 产业竞争力 | 第16-19页 |
1.2.2 旅游产业竞争力 | 第19-21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1.4 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4页 |
2.1.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24页 |
2.1.2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 第24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4-27页 |
2.2.1 资源禀赋理论 | 第24-25页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5页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5页 |
2.2.4 系统理论 | 第25-26页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3 山东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27-34页 |
3.1 山东省区位概况 | 第27-28页 |
3.2 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不断开发 | 第28-29页 |
3.3 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状况 | 第29-34页 |
3.3.1 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 | 第30-31页 |
3.3.2 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 | 第31-32页 |
3.3.3 市场结构分析 | 第32页 |
3.3.4 旅游交通分析 | 第32-34页 |
4 构建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 | 第34-40页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5页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4-35页 |
4.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4.2.1 生产要素条件 | 第35-36页 |
4.2.2 旅游企业条件 | 第36页 |
4.2.3 旅游环境条件 | 第36-38页 |
4.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0页 |
5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40-69页 |
5.1 中国31个省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第40-57页 |
5.1.1 数据收集 | 第40页 |
5.1.2 主成分分析方法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5.1.3 主成分分析的分析过程 | 第41-57页 |
5.2 山东省17地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57-69页 |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7-58页 |
5.2.2 实证分析的过程 | 第58-69页 |
6 提高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措施 | 第69-77页 |
6.1 旅游产业集群化 | 第69-70页 |
6.2 有理、有度开发旅游资源 | 第70-71页 |
6.3 完善交通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 第71页 |
6.4 扩展山东省十七地市旅游的营销渠道 | 第71-72页 |
6.5 实施品牌化战略,强化各地特色 | 第72-73页 |
6.6 加强地区间的旅游合作 | 第73-75页 |
6.7 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加大旅游人力规模和提升旅游人才素质 | 第75页 |
6.8 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与旅游产业的升级 | 第75-77页 |
7 结语 | 第77-7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7.2 前景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