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模型构建与运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关于纳税评估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关于增值税纳税评估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纳税评估的理论与主要方法 | 第20-24页 |
2.1 纳税评估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1 税收遵从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2.1.2 纳税评估与税收遵从的关系 | 第21-22页 |
2.2 纳税评估常用方法 | 第22-24页 |
2.2.1 以经验法和计算机法选定评估方法 | 第22-23页 |
2.2.2 以比率法和对比法进行评估操作 | 第23页 |
2.2.3 以核对法和分析法进行信息处理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第24-29页 |
3.1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运作概况 | 第24-25页 |
3.1.1 垃圾焚烧发电工作原理 | 第24页 |
3.1.2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3.1.3 垃圾焚烧发电运作模式 | 第25页 |
3.2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定位发展 | 第25-26页 |
3.2.1 从垃圾处理原则发展来看 | 第25页 |
3.2.2 从可再生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 | 第25-26页 |
3.3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经济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3.3.1 行业经济扶持政策分析 | 第26-27页 |
3.3.2 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 第27页 |
3.4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税收征管重点与难点 | 第27-29页 |
3.4.1 纳税人对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误读 | 第27-28页 |
3.4.2 行业经营特点带来税收征管风险 | 第28页 |
3.4.3 行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计税盲区 | 第28-29页 |
第4章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模型构建 | 第29-33页 |
4.1 投入产出法下模型构建 | 第29-30页 |
4.1.1 方法原理 | 第29页 |
4.1.2 模型构建 | 第29页 |
4.1.3 模型应用要点 | 第29-30页 |
4.2 能耗测算法下模型构建 | 第30页 |
4.2.1 方法原理 | 第30页 |
4.2.2 模型构建 | 第30页 |
4.2.3 模型应用要点 | 第30页 |
4.3 税负对比分析法下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4.3.1 方法原理 | 第30页 |
4.3.2 模型构建 | 第30页 |
4.3.3 模型应用要点 | 第30-31页 |
4.4 纳税评估模型信息采集设计 | 第31-33页 |
第5章 A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纳税评估模型案例实践 | 第33-41页 |
5.1 A公司基本情况及选案分析 | 第33-34页 |
5.1.1 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33页 |
5.1.2 A公司选案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5.2 A公司评估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 | 第34-37页 |
5.2.1 数据信息采集 | 第34-36页 |
5.2.2 基础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5.3 A公司纳税评估实践过程 | 第37-39页 |
5.3.1 约谈自查 | 第37页 |
5.3.2 实地核查 | 第37-38页 |
5.3.3 纳税评估模型评估结果 | 第38-39页 |
5.4 对A公司纳税评估管理建议 | 第39-41页 |
5.4.1 加强对行业进项税额日常监管 | 第39页 |
5.4.2 加强行业涉税信息的采集与分析 | 第39-40页 |
5.4.4 宣传行业税收法规做好纳税督导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