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际税收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 国际税收合作的基本理论 | 第17页 |
2.2 国际税收合作的形式 | 第17-19页 |
2.2.1 签订国际税收协定 | 第17-18页 |
2.2.2 建立关税同盟 | 第18页 |
2.2.3 国际税收情报的交换 | 第18页 |
2.2.4 税制改革 | 第18-19页 |
2.3 国际税收合作的必要性 | 第19页 |
第3章 中俄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 第19-27页 |
3.1 中俄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6页 |
3.1.1 中俄税收合作的发展背景 | 第19-21页 |
3.1.2 税收对中俄双边贸易的影响 | 第21-24页 |
3.1.3 税收对双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4 中俄税收合作的意义 | 第25-26页 |
3.2 中俄税收合作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3.2.1 所得税协调 | 第26页 |
3.2.2 关税协调 | 第26-27页 |
3.2.3 其他税收合作 | 第27页 |
第4章 中俄税制差异及税收合作难点分析 | 第27-40页 |
4.1 税收总体概况 | 第27-30页 |
4.1.1 税制结构比较 | 第27-29页 |
4.1.2 税收管辖权比较 | 第29-30页 |
4.2 主要税种的比较分析 | 第30-36页 |
4.2.1 所得税比较 | 第30-35页 |
4.2.2 关税比较 | 第35-36页 |
4.3 税收征管水平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4.4 中俄税收合作的难点分析 | 第37-40页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地位不同 | 第37-38页 |
4.4.2 两国贸易额不对等贸易产品种类单一 | 第38页 |
4.4.3 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法律保障 | 第38-39页 |
4.4.4 政策文件内容滞后税收合作范围过窄 | 第39-40页 |
第5章 欧盟税收合作的经验和启示 | 第40-43页 |
5.1 欧盟税收合作的经验 | 第40-42页 |
5.1.1 所得税协调 | 第40-41页 |
5.1.2 关税协调 | 第41页 |
5.1.3 税收征管合作 | 第41-42页 |
5.2 欧盟税收合作的启示 | 第42-43页 |
5.2.1 税收合作分阶段“弹性机制”应运而生 | 第42-43页 |
5.2.2 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提供法律保障 | 第43页 |
5.2.3 税收合作政策适时调整及时更新 | 第43页 |
第6章 完善中俄税收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6.1 对税收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43-46页 |
6.1.1 所得税协调 | 第43-44页 |
6.1.2 关税协调 | 第44-46页 |
6.2 对税收征管合作的完善 | 第46-47页 |
6.2.1 提高我国国内税收征管技术 | 第46页 |
6.2.2 完善两国税收信息交换系统 | 第46-47页 |
6.2.3 增进两国税务部门交流加强合作 | 第47页 |
6.3 其他完善税收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6.3.1 两国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文件调整更新税收政策 | 第47页 |
6.3.2 成立第三方监管机构提供法律保障 | 第47-48页 |
6.3.3 建立专业税收合作研究机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