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 前言 | 第13-14页 |
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状况 | 第15-17页 |
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代谢 | 第17页 |
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及产生毒性的原理 | 第17-21页 |
5.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 | 第18-20页 |
5.1.1 拒食、致呕吐作用 | 第18-19页 |
5.1.2 细胞毒性 | 第19页 |
5.1.3 免疫毒性 | 第19-20页 |
5.1.4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 第20页 |
5.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产生毒性的原理 | 第20-21页 |
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毒方法 | 第21-25页 |
6.1 物理脱毒法 | 第21-22页 |
6.2 化学脱毒法 | 第22-24页 |
6.3 生物脱毒法 | 第24-25页 |
7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7.1 选题依据 | 第25页 |
7.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1.1 吸附剂 | 第26页 |
1.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品 | 第26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7-2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8-35页 |
2.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方法 | 第28页 |
2.2 体外吸附试验 | 第28-30页 |
2.2.1 吸附剂的体外吸附试验 | 第28-29页 |
2.2.2 粒径大小对吸附率的影响试验 | 第29页 |
2.2.3 吸附剂添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试验 | 第29页 |
2.2.4 等温吸附试验 | 第29-30页 |
2.2.5 解吸附试验 | 第30页 |
2.3 扫描电镜扫描吸附剂表面结构 | 第30页 |
2.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4.1 DON标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4.2 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5 动物试验 | 第30-34页 |
2.5.1 试验分组及日粮组成 | 第30-31页 |
2.5.2 饲养管理 | 第31-33页 |
2.5.3 采样及指标检测 | 第33-34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5-50页 |
1 体外吸附试验结果 | 第35-41页 |
1.1 不同吸附剂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5-36页 |
1.2 不同粒径大小的吸附剂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6-39页 |
1.2.1 不同粒径的吸附剂a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6-37页 |
1.2.2 不同粒径的吸附剂b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7-38页 |
1.2.3 不同粒径的吸附剂c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8页 |
1.2.4 不同粒径的吸附剂d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8-39页 |
1.3 不同添加量的吸附剂d对DON的体外吸附率 | 第39-40页 |
1.4 吸附剂d对DON的等温吸附 | 第40-41页 |
1.5 吸附剂d的解吸试验结果 | 第41页 |
2 吸附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结果 | 第41-42页 |
3 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 第42-45页 |
3.1 DON标品的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3.2 吸附剂d的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 第43-45页 |
4 动物试验结果 | 第45-50页 |
4.1 小鼠生长性能测定的结果 | 第45-47页 |
4.2 小鼠脏器指数测定的结果 | 第47页 |
4.3 小鼠全血红细胞计数结果 | 第47-48页 |
4.4 小鼠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 第48-49页 |
4.5 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0-56页 |
1 不同因素对吸附剂体外吸附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1.1 吸附剂的种类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1.2 吸附剂的粒径大小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1.3 吸附剂的添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2页 |
2 吸附剂d对DON的吸附机制 | 第52-53页 |
3 吸附剂在小鼠体内的脱毒效果 | 第53-56页 |
第五部分 小结 | 第56-57页 |
1 结论 | 第56页 |
2 问题与创新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