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差别定价的地铁票价相关问题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研究成果的可实施性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票制票价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7-36页 |
|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概述 | 第17-26页 |
|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制票价现状 | 第17-20页 |
|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制票价现状 | 第20-23页 |
| ·国内外城市轨道建设运营对比分析 | 第23-26页 |
| ·地铁票制票价理论 | 第26-30页 |
| ·地铁票制票价的涵义 | 第26-27页 |
| ·地铁票价定价的原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时间差别定价理论 | 第30-36页 |
| ·时间差别定价的含义 | 第30-31页 |
| ·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 ·时间差别定价的理论基础 | 第33-36页 |
| 3 分阶段地铁票价定价模型 | 第36-52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 ·地铁票价主要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 ·杭州公共交通体系概况 | 第39-43页 |
| ·杭州地铁规划建设及运营概况 | 第39-40页 |
| ·杭州地铁运营模式及沿线公交布局 | 第40-43页 |
| ·地铁运营初期票价模型 | 第43-45页 |
| ·基于成本定价模型 | 第43-44页 |
| ·运营初期定价模型的改进 | 第44-45页 |
| ·地铁运营初期票价的确定 | 第45页 |
| ·地铁运营客流稳定时期票价模型 | 第45-50页 |
| ·时间差别定价票价范围的界定 | 第46页 |
| ·模型的比选 | 第46-49页 |
| ·模型的评估 | 第49页 |
| ·总体弹性模型 | 第49-50页 |
| ·地铁票制形式 | 第50-52页 |
| 4 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 | 第52-63页 |
|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第52-53页 |
| ·调查对象的界定 | 第52页 |
| ·调查方法的确定 | 第52-53页 |
| ·问卷内容与设计 | 第53-56页 |
| ·问卷涉及的内容 | 第53-54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54-56页 |
| ·统计分析 | 第56-63页 |
| ·样本社会经济特性分析 | 第56-58页 |
| ·乘客出行特征资料分析 | 第58-61页 |
| ·样本方案选择分析 | 第61-63页 |
| 5 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 第63-76页 |
| ·影响因素的量化说明 | 第63-64页 |
| ·票价方案模型评估 | 第64-66页 |
| ·高峰票价不变非高峰票价降低模式 | 第64-65页 |
| ·高峰票价提高非高峰票价不变模式 | 第65-66页 |
| ·总体弹性分析 | 第66-69页 |
| ·高峰票价不变非高峰票价降低模式 | 第66-67页 |
| ·高峰票价提高非高峰票价不变模式 | 第67-69页 |
| ·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69-71页 |
| ·高峰票价不变非高峰票价降低 | 第69-70页 |
| ·高峰票价提高非高峰票价不变 | 第70-71页 |
| ·验证及应用结果说明及建议 | 第71-76页 |
| ·客流量变化 | 第71-72页 |
| ·模型评估结果说明 | 第72-73页 |
| ·地铁运营策略及建议 | 第73-76页 |
| 6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