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4-4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过渡金属催化CO_2的羧化反应 | 第15-31页 |
1.2.1 使用膦配体的羧化反应 | 第15-23页 |
1.2.2 使用含氮配体的羧化反应 | 第23-27页 |
1.2.3 使用卡宾配体的羧化反应 | 第27-31页 |
1.3 1,3-丁二烯与CO_2的调聚反应 | 第31-34页 |
1.4 钯催化羰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34-37页 |
1.5 钯纳米粒子催化C-C键形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37-39页 |
1.6 论文选题及设计思路 | 第39-41页 |
1.6.1 论文选题 | 第39页 |
1.6.2 设计思路 | 第39-41页 |
2 纳米钯催化1,3-丁二烯与CO_2调聚反应 | 第41-56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42-44页 |
2.2.2 纳米钯催化1,3-丁二烯与CO_2调聚反应的一般操作步骤 | 第44-45页 |
2.2.3 1,3-丁二烯与CO_2调聚反应中纳米钯粒子的汞中毒实验 | 第45页 |
2.2.4 1,3-丁二烯与CO_2调聚反应中钯纳米粒子的循环使用实验 | 第45-46页 |
2.2.5 纳米钯催化1,3-丁二烯与CO_2调聚反应的放大实验 | 第4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2.3.1 钯催化剂前体的筛选 | 第46-47页 |
2.3.2 添加剂的筛选 | 第47-49页 |
2.3.3 催化剂前体与添加剂的比例考察 | 第49-50页 |
2.3.4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页 |
2.3.6 纳米钯粒子的TEM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结果 | 第51-53页 |
2.3.7 纳米钯粒子的汞中毒实验结果 | 第53页 |
2.3.8 钯纳米粒子循环使用结果 | 第53-54页 |
2.3.9 纳米钯催化1,3-丁二烯与CO_2调聚反应机理 | 第54-55页 |
2.4 小结 | 第55-56页 |
3 纳米钯催化竣化Hiyama偶联反应 | 第56-82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72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57-58页 |
3.2.2 反应底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8-63页 |
3.2.3 纳米钯催化羧化Hiyama偶联反应一般操作步骤 | 第63-64页 |
3.2.4 纳米钯催化羧化Hiyama偶联反应产物的谱图解析数据 | 第64-72页 |
3.2.5 纳米钯催化羧化Hiyama偶联反应中纳米钯粒子的汞中毒实验 | 第7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1页 |
3.3.1 烯丙基硅试剂的筛选 | 第72-73页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73-75页 |
3.3.3 纳米钯催化羧化Hiyama偶联反应底物范围考察 | 第75-79页 |
3.3.4 纳米钯粒子的TEM表征结果 | 第79-80页 |
3.3.5 纳米钯粒子的汞中毒实验结果 | 第80页 |
3.3.6 纳米钯催化羧化Hiyama偶联反应机理 | 第80-81页 |
3.4 小结 | 第81-82页 |
4 纳米钯催化插羰Sonogashira偶联反应 | 第82-100页 |
4.1 引言 | 第82-8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3-91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83-84页 |
4.2.2 纳米钯催化插羰Sonogashira偶联反应一般操作步骤 | 第84-85页 |
4.2.3 纳米钯催化插羰Sonogashira偶联反应产物的谱图解析数据 | 第85-90页 |
4.2.4 纳米钯催化插羰Sonogashira偶联反应的汞中毒实验 | 第90-9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1-98页 |
4.3.1 反应条件优化 | 第91-93页 |
4.3.2 纳米钯催化插羰Sonogashira偶联反应底物范围考察 | 第93-98页 |
4.3.3 纳米钯粒子的汞中毒实验结果 | 第98页 |
4.3.4 纳米钯催化插羰Sonogashira偶联反应机理 | 第98页 |
4.4 小结 | 第98-10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5.1 结论 | 第100页 |
5.2 创新点 | 第100-101页 |
5.3 展望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6页 |
附录A 英文缩写注释 | 第116-117页 |
附录B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117-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