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券适度规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地方政府债发行风险第12-13页
        1.2.2 地方政府的适度发行规模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信用风险模型理论基础第17-23页
    2.1 信用风险的模型测度方法第17-19页
        2.1.1 信用风险的模型测度分类第17-19页
        2.1.2 信用风险的测度模型比较第19页
    2.2 KMV模型测度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基本原理第19-23页
        2.2.1 KMV模型介绍第19-20页
        2.2.2 KMV模型的推导过程第20-23页
第3章 地方政府债相关概念和发行现状第23-34页
    3.1 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概念第23页
    3.2 地方政府债券历史回顾第23-26页
    3.3 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第26-28页
    3.4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现状第28-29页
    3.5 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及其管理第29-34页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实证分析第34-47页
    4.1 数据来源与发债规模测算指标第34-35页
        4.1.1 数据来源第34页
        4.1.2 全国各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债指标第34-35页
    4.2 构建地方财政收入模型第35-40页
        4.2.1 对地方财政收入进行ADF检验第35-36页
        4.2.2 建立一阶自回归模型第36-38页
        4.2.3 预测未来5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第38-39页
        4.2.4 预测2021年可担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第39-40页
    4.3 测算安全发债规模第40-43页
        4.3.1 测算各省的μ、σ第40-41页
        4.3.2 测算各省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第41-42页
        4.3.3 测算各省最优发债规模第42-43页
    4.4 实证结论第43-47页
        4.4.1 2016年发债规模在最优安全规模内第43-44页
        4.4.2 地方政府安全发债规模存在地区差异性第44-45页
        4.4.3 在同一违约概率安全线下地方财政收入波动与地方政府安全发债规模呈反比第45-47页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7-52页
    5.1 严格审批地方政府债券发债规模第47-48页
        5.1.1 控制发债规模第47-48页
        5.1.2 建立严格审批制度第48页
    5.2 加大对地方政府支出项目审查力度第48-49页
        5.2.1 考察地方政府支出项目的合适性第48-49页
        5.2.2 对地方政府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考核第49页
    5.3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第49-52页
        5.3.1 健全地方政府发债体系第49-50页
        5.3.2 通过置换存量债务来改善债务结构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的信用与市场风险研究
下一篇:保险行业保费收入预测及发展趋势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