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双向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和应用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8页
    1.1 双向启动子的概述第10-12页
        1.1.1 双向启动子简介第10页
        1.1.2 植物双向启动子全基因组规模搜寻研究概述第10-11页
        1.1.3 自然存在的单个植物双向启动子研究概述第11-12页
        1.1.4 人工植物双向启动子研究概述第12页
    1.2 胚乳特异性顺式作用元件概述第12-13页
    1.3 多基因表达研究的现状第13-16页
        1.3.1 通过杂交进行多基因聚合第14页
        1.3.2 多次转化第14-15页
        1.3.3 多个表达框共转化第15页
        1.3.4 多表达框串联共转化第15页
        1.3.5 多基因融合第15-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33页
    2.1 实验材料第18-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33页
第三章 胚特异性双向启动子P_(ZMBD1)的克隆与功能鉴定第33-52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33-49页
        3.1.1 目标双向基因对ZmDef1/ZmDef2的结构第33-34页
        3.1.2 目标双向基因对ZmDef1/ZmDef2的表达谱的验证第34-36页
        3.1.3 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初步鉴定第36-38页
        3.1.4 转基因玉米的获得与分子鉴定第38页
        3.1.5 候选启动子在非种子组织中表达特异性的鉴定第38-41页
        3.1.6 单向启动子在种子组织中表达特异性和表达水平的鉴定第41-43页
        3.1.7 双向启动子在种子组织中表达特异性和表达水平的鉴定第43-45页
        3.1.8 缺失分析参与双向转录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第45-49页
    3.2 讨论第49-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双向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改造第52-62页
    4.1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4.1.1 胚乳特异性顺式作用元件的搜集与组合第52-54页
        4.1.2 瞬时表达系统测试合成的嵌合启动子的功能第54页
        4.1.3 在转基因玉米中比较分析合成的嵌合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与强度第54-57页
    4.2 讨论第57-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基于双向启动子和2A连接肽的多基因表达体系探索第62-68页
    5.1 结果第62-67页
        5.1.1 不同来源的2A连接肽的收集第62-63页
        5.1.2 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初步验证第63-66页
        5.1.3 转基因玉米验证基于双向启动子和2A连接肽的多基因表达体系第66-67页
    5.2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全文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附表1 PZmBDl启动子缺失克隆引物第76-80页
致谢第80-82页
作者简历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和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
下一篇:DNL2与AB-1,两种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在水稻中的精细定位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