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混合管状火焰燃烧器中甲烷富氧燃烧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3 研究意义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4 实验内容 | 第13页 |
1.5 文章的主要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预混与急速混合管状火焰燃烧技术 | 第14-17页 |
2.1 预混与非预混燃烧 | 第14-15页 |
2.2 预混与急速混合管状火焰 | 第15-17页 |
第3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17-24页 |
3.1 燃烧实验装置 | 第17-21页 |
3.1.1 供气系统 | 第17页 |
3.1.2 流量控制系统 | 第17-18页 |
3.1.3 燃烧器 | 第18-20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3.2 冷流实验装置 | 第21-24页 |
3.2.1 供气系统 | 第21页 |
3.2.2 流量控制系统 | 第21页 |
3.2.3 示踪粒子发生装置 | 第21页 |
3.2.4 可视化石英玻璃燃烧器 | 第21-22页 |
3.2.5 PIV系统 | 第22-23页 |
3.2.6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第4章 火焰结构 | 第24-38页 |
4.1 甲烷/空气 | 第24-28页 |
4.1.1 预混与急速混合火焰 | 第24-26页 |
4.1.2 可燃范围 | 第26页 |
4.1.3 二氧化碳稀释的急速混合与预混火焰 | 第26-28页 |
4.2 混合方案 | 第28-32页 |
4.2.1 二氧化碳添加方案 | 第28-29页 |
4.2.2 流量对火焰结构的影响 | 第29-31页 |
4.2.3 燃烧器入口宽度对火焰结构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 不同直径燃烧器火焰结构 | 第32-37页 |
4.3.1 直径24mm燃烧器 | 第32-35页 |
4.3.2 直径16mm燃烧器 | 第35-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可燃范围 | 第38-42页 |
5.1 二氧化碳和氮气作稀释剂的甲烷可燃下限 | 第38-40页 |
5.2 甲烷富氧燃烧可燃范围对比 | 第40-41页 |
5.2.1 不同入口宽度对可燃范围的影响 | 第40页 |
5.2.2 不同燃烧器直径对可燃范围影响 | 第40-4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流场可视化实验与数值仿真分析 | 第42-56页 |
6.1 燃烧器内冷流场速度测量 | 第42-43页 |
6.2 燃烧器内流场数值仿真 | 第43-47页 |
6.2.1 计算方法 | 第43-46页 |
6.2.2 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6.3 模拟结果讨论 | 第47-55页 |
6.3.1 仿真与实验数据对比 | 第47-49页 |
6.3.2 二氧化碳添加方案 | 第49-51页 |
6.3.3 流量 | 第51-53页 |
6.3.4 入口宽度 | 第53-5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