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脑网络构建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0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0-23页
第二章 复杂脑网络理论第23-37页
    2.1 脑电概述第23-26页
    2.2 复杂网络在脑网络中的应用第26-32页
        2.2.1 网络的图论表示第28-30页
        2.2.2 常见的网络模型第30-32页
    2.3 脑网络的研究方法第32-34页
    2.4 静息态与事件相关脑网络第34-35页
        2.4.1 静息态脑网络的研究第34-35页
        2.4.2 事件相关脑网络的研究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事件相关电位脑网络的构建第37-43页
    3.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分析第37-38页
    3.2 事件相关电位脑网络的构建方法第38-40页
    3.3 讨论第40-41页
        3.3.1 关于方法第40页
        3.3.2 关于事件相关电位脑网络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首发精神分裂症听觉P3的脑网络研究第43-5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3-48页
        4.1.1 实验设计第43-44页
        4.1.2 实验对象第44-45页
        4.1.3 脑电信号的采集第45页
        4.1.4 脑电信号的预处理第45-48页
    4.2 脑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第48页
    4.3 数据分析结果第48-56页
        4.3.1 总平均波形第48-50页
        4.3.2 波幅、潜伏期的统计检验第50-51页
        4.3.3 网络的效率第51-52页
        4.3.4 网络的聚类系数与特征路径长度第52-53页
        4.3.5 网络的“小世界”属性第53-54页
        4.3.6 网络测度与听觉P3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第54-56页
    4.4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56-58页
        4.4.1 两组被试听觉P3的波幅与潜伏期第56-57页
        4.4.2 两组被试的网络效率分析第57页
        4.4.3 两组被试网络的聚类系数与特征路径长度第57-58页
        4.4.4 两组被试网络的“小世界”属性第58页
        4.4.5 两组被试网络测度与P3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第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错误相关成分的脑网络研究第59-7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9-61页
        5.1.1 实验设计第59页
        5.1.2 实验对象第59-60页
        5.1.3 脑电信号的采集第60-61页
        5.1.4 脑电信号的预处理第61页
    5.2 脑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第61-62页
    5.3 数据分析结果第62-72页
        5.3.1 行为学结果第62-63页
        5.3.2 全脑功能连接网络第63-64页
        5.3.3 总平均波形第64-65页
        5.3.4 网络节点的度第65-66页
        5.3.5 网络的效率第66-68页
        5.3.6 网络的聚类系数与特征路径长度第68-69页
        5.3.7 网络的“小世界”属性第69-71页
        5.3.8 模块度第71页
        5.3.9 时变网络的的统计检验第71-72页
    5.4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72-74页
        5.4.1 时变网络的度第73页
        5.4.2 时变网络的整合与分离特性第73-74页
        5.4.3 时变网络的模块度第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工作总结第75-76页
    6.2 工作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5页
作者简介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下丘脑腹内侧核调控焦虑情绪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