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概述 | 第10-18页 |
(一)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 | 第10-12页 |
1、校园伤害事故的受害人是未成年学生 | 第10-11页 |
2、校园伤害事故的场所 | 第11页 |
3、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范围 | 第11-12页 |
(二)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关系认定 | 第12-15页 |
1、监护关系说 | 第12-13页 |
2、教育行政说 | 第13-14页 |
3、法定教育管理关系 | 第14-15页 |
(三)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现状 | 第15-16页 |
1、现阶段受教育未成年学生人数众多 | 第15页 |
2、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频发,危害重大 | 第15-16页 |
(四)未成年校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3、学校安全教育管理问题 | 第16页 |
4、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自身原因 | 第16-17页 |
5、校园安全法制建设滞后 | 第17-18页 |
二、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 第18-25页 |
(一)归责原则的比较法考察 | 第18-20页 |
1、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第18页 |
2、过错责任原则 | 第18-20页 |
(二)侵权责任法施行前的归责原则 | 第20页 |
(三)我国未成年校园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 第20-22页 |
1、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第20-21页 |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过错责任原则 | 第21页 |
3、第三人侵权时,学校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第21-22页 |
4、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不承担公平责任 | 第22页 |
(四)现有归责原则所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以行为能力确定归责原则 | 第22-23页 |
2、未区分学校类型确定归责原则 | 第23页 |
3、未规定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他人时学校的责任 | 第23-25页 |
三、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中的学校责任 | 第25-34页 |
(一)无第三人侵权的校园伤害事件中的学校责任 | 第25-30页 |
1、学校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5-28页 |
2、未成年校园伤害事件中校方的免责事由 | 第28-30页 |
(二)存在第三人侵权的校园伤害事故中的学校责任 | 第30-34页 |
1、具体案例 | 第30页 |
2、第三人侵权的校园伤害事故构成要素 | 第30-32页 |
3、学校的责任构成 | 第32-33页 |
4、学校承担的是相应责任还是补充责任 | 第33-34页 |
四、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中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34-42页 |
(一)完善校园安全立法 | 第34-37页 |
1、将“相应的补充责任”界定为“与过错相应的责任” | 第34-35页 |
2、增设“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他人的,学校承担过错责任”之规定 | 第35页 |
3、对不同的教育机构实行区分的归责原则 | 第35-36页 |
4、规定对违法违纪学生的惩戒措施 | 第36-37页 |
(二)完善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报告制度 | 第37-38页 |
(三)建立学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第38-40页 |
1、学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 | 第38-39页 |
2、建立学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第39-40页 |
(四)设立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救助基金 | 第40页 |
(五)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