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宝乐果(Borojo)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1-23页
    1.1 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1.1.1 多糖的提取第11-13页
        1.1.2 多糖的分离纯化第13-14页
        1.1.3 多糖分子量测定第14页
        1.1.4 多糖的结构表征第14页
        1.1.5 多糖的结构鉴定第14-16页
    1.2 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6-22页
        1.2.1 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第16-18页
        1.2.2 抗肿瘤作用第18-20页
        1.2.3 抗凝血作用第20页
        1.2.4 抗病毒作用第20-21页
        1.2.5 降血糖作用第21页
        1.2.6 抗辐射防护作用第21页
        1.2.7 其他药理活性第21-22页
    1.3 多糖的化学修饰及其药理活性的拓展研究进展第22-23页
        1.3.1 多糖的硫酸化第22页
        1.3.2 多糖的羧甲基化第22页
        1.3.3 多糖的乙酰化第22页
        1.3.4 多糖的磷酸酯化第22页
        1.3.5 多糖的烷基化第22-23页
第二章 宝乐果多糖的提取第23-30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3-24页
        2.1.1 主要实验材料第23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2.1.3 方法第23-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28页
        2.2.1 单因素试验第24-27页
        2.2.2 优化提取条件的确定第27-28页
        2.2.3 验证试验第28页
        2.2.4 超高压提取与超微粉碎辅助水浸提法的比较第28页
    2.3 讨论第28-30页
第三章 宝乐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中性多糖的表征结构鉴定第30-41页
    3.1 宝乐果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0-32页
        3.1.1 主要实验材料第30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30页
        3.1.3 宝乐果多糖的制备第30页
        3.1.4 BP的分离纯化第30-31页
        3.1.5 BPls的纯度鉴定第31页
        3.1.6 结果与分析第31-32页
    3.2 宝乐果中性多糖(BP1s)的表征结构鉴定第32-40页
        3.2.1 主要实验材料第32页
        3.2.2 主要仪器设备第32-33页
        3.2.3 BP1s的分子量测定第33页
        3.2.4 BP1s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第33页
        3.2.5 BP1s的光谱鉴定第33页
        3.2.6 单糖成分分析第33-34页
        3.2.7 甲基化分析第34页
        3.2.8 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第34页
        3.2.9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3.3 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宝乐果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第41-54页
    4.1 BP的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第41-43页
        4.1.1 主要实验材料第41页
        4.1.2 主要仪器设备第41页
        4.1.3 α-葡萄糖苷酶活性实验第41-42页
        4.1.4 BP降糖活性筛选第42页
        4.1.5 结果第42-43页
        4.1.6 讨论第43页
    4.2 BP的体内免疫活性研究第43-49页
        4.2.1 主要实验材料第43页
        4.2.2 主要仪器设备第43页
        4.2.3 实验动物第43-44页
        4.2.4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第44页
        4.2.5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第44-45页
        4.2.6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第45页
        4.2.7 统计分析第45页
        4.2.8 结果第45-49页
        4.2.9 讨论第49页
    4.3 BP1s的硫酸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分析第49-54页
        4.3.1 主要实验材料第49页
        4.3.2 主要仪器设备第49-50页
        4.3.3 BP1s的硫酸化第50页
        4.3.4 S-BP1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第50-51页
        4.3.5 统计分析第51页
        4.3.6 结果第51-53页
        4.3.7 讨论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附录第64-7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统计学审核证明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葛花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毒性研究
下一篇:桑色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