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关于增值税范围改革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关于“营改增”产生问题及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关于“营改增”会计核算处理变化的研究 | 第15页 |
1.2.4 关于“营改增”的对策建议研究 | 第15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的框架 | 第16-18页 |
2“营改增”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2.1“营改增”的进程及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1.1“营改增”的进程规划 | 第18页 |
2.1.2“营改增”试点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2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新税制与旧税制差异分析 | 第19-20页 |
2.2.1 建筑施工企业计税方式的变化 | 第19页 |
2.2.2 建筑施工企业扣缴义务人的变化 | 第19页 |
2.2.3 建筑施工企业纳税时间的变化 | 第19-20页 |
2.3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2.3.1 税收中性理论 | 第20页 |
2.3.2 最优税收理论 | 第20-22页 |
3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ZT建工简介 | 第22-26页 |
3.1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及建筑业税收的征管现状 | 第22-23页 |
3.1.1 我国建筑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 第22页 |
3.1.2 我国建筑业税收的征管状况 | 第22-23页 |
3.2 ZT建工简介 | 第23-26页 |
3.2.1 ZT建工基本情况及行业地位 | 第23-24页 |
3.2.2 ZT建工现行纳税情况 | 第24-26页 |
4“营改增”对ZT建工带来的影响分析 | 第26-37页 |
4.1“营改增”对ZT建工税负的影响 | 第26-28页 |
4.1.1 人工成本无法抵扣对ZT建工的影响 | 第27页 |
4.1.2 材料费对ZT建工税负影响分析 | 第27-28页 |
4.1.3 ZT建工机械设备支出对税负的影响 | 第28页 |
4.2“营改增”后对ZT建工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 第28-31页 |
4.2.1 ZT建工会计科目的变化 | 第28页 |
4.2.2 ZT建工企业采购业务核算的变化 | 第28-29页 |
4.2.3 ZT建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方式的变化 | 第29-30页 |
4.2.4 ZT建工企业营业收入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 | 第30-31页 |
4.3“营改增”后对ZT建工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 | 第31-34页 |
4.3.1 ZT建工收入减少,利润下降 | 第31-32页 |
4.3.2 ZT建工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 第32-33页 |
4.3.3 ZT建工现金流受挫 | 第33-34页 |
4.4“营改增”对ZT集团及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第34-37页 |
4.4.1 ZT建工BT项目风险更大 | 第34页 |
4.4.2 对ZT建工工程造价体系影响巨大,招标书编制更复杂 | 第34-35页 |
4.4.3 对ZT建工精细化管理的影响 | 第35-37页 |
5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建议 | 第37-44页 |
5.1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可抵扣比例 | 第37-38页 |
5.1.1 加强劳务管理 | 第37页 |
5.1.2 合理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 | 第37-38页 |
5.1.3 争取存量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 | 第38页 |
5.2 做好税改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第38-40页 |
5.2.1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 第38-39页 |
5.2.2 税改前认真测算并及时清算 | 第39页 |
5.2.3 加强防范会计核算变化带来的风险 | 第39-40页 |
5.3 合理规划机械设备的取得方式,提质增效扩大利润 | 第40-41页 |
5.3.1 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 | 第40-41页 |
5.3.2 优化企业资金管理 | 第41页 |
5.4 加强ZT建工管理工作,建立新报价管理系统 | 第41-44页 |
5.4.1 加强对承包人和分公司的财务管理 | 第41-42页 |
5.4.2 建立新的预算报价管理系统 | 第42页 |
5.4.3 ZT集团与子公司独立缴税并加强税收筹划管理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