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氧化锌晶须负载纳米铜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铜系抗菌材料概述第15-18页
        1.2.1 纳米铜的抗菌性能第15-16页
        1.2.2 铜氧化物的抗菌性能第16-18页
    1.3 氧化锌抗菌材料概述第18-20页
        1.3.1 氧化锌的抗菌性能第18-19页
        1.3.2 氧化锌的抗菌机理第19-20页
    1.4 氧化锌负载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第20-21页
    1.5 本论文选题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氧化锌晶须负载纳米铜杂化材料的可控制备第23-35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6页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23-24页
        2.2.2 氧化锌晶须负载纳米铜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24-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2.3.1 前驱体反应物添加顺序对杂化材料形貌的影响第26-27页
        2.3.2 分解时间对杂化材料形貌的影响第27-28页
        2.3.3 分解温度对杂化材料形貌的影响第28-30页
        2.3.4 杂化材料的结构及杂化形式分析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氧化锌晶须负载纳米铜杂化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9页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35-37页
        3.2.2 最小抑菌浓度检测方法第37页
        3.2.3 抗菌动力学研究方法第37-38页
        3.2.4 活性物种的检测方法第38-39页
        3.2.5 铜离子溶出量检测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50页
        3.3.1 n-Cu@T-ZnO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第39-41页
        3.3.2 n-Cu@T-Zn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第41-42页
        3.3.3 n-Cu@T-ZnO杂化材料抗菌动力学研究第42-43页
        3.3.4 活性氧物质的检测第43-47页
        3.3.5 n-Cu@T-ZnO溶出铜离子的浓度及其抗菌效果第47-49页
        3.3.6 抗菌机理探讨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氧化锌负载纳米铜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第51-60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6页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51-52页
        4.2.2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2-53页
        4.2.3 复合材料的表征第53页
        4.2.4 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第53-55页
        4.2.5 复合材料的自然老化实验第55-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4.3.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第56页
        4.3.2 复合材料的结构第56-57页
        4.3.3 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第57-58页
        4.3.4 复合材料的长效性评价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全文结论第60页
    5.2 研究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aYF4纳米晶调控稀土掺杂微晶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下一篇: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通孔与精细线路制作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