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绝缘材料、电介质及其制品论文

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孔隙绝热材料气相导热规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传热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3-20页
        1.3.1 气相热导率计算模型第13-16页
        1.3.2 固相热导率计算模型第16-18页
        1.3.3 辐射传热计算模型第18-19页
        1.3.4 整体有效热导率计算模型第19-20页
    1.4 纳米孔隙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方法第20-24页
        1.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0-22页
        1.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2-23页
        1.4.3 低温氮气吸附法第23-24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纳米孔隙受限空间内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和气相热导率变化规律分析第26-38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定义第26-27页
    2.3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与气相热导率的理论计算模型第27-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36页
        2.4.1 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第30-31页
        2.4.2 环境压力的影响第31-33页
        2.4.3 比表面积和密度的影响第33-34页
        2.4.4 环境温度的影响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及热导率测量第38-48页
    3.1 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第38-40页
    3.2 瞬态热带法测量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材料的热导率第40-47页
        3.2.1 热带法基本原理第40-42页
        3.2.2 实验设备及系统第42-44页
        3.2.3 实验设备及系统的验证第44-45页
        3.2.4 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材料的热导率测量结果第45-46页
        3.2.5 误差分析第46-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具有双尺度孔径分布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有效热导率第48-57页
    4.1 单元体结构与气固耦合导热第48-50页
    4.2 二氧化硅气凝胶辐射热导率第50-51页
    4.3 模型计算第51-52页
        4.3.1 大孔中的气相热导率k_g第51页
        4.3.2 颗粒内的气固耦合有效热导率k_(cq)第51-52页
    4.4 模型计算结果讨论第52-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及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配置研究
下一篇:甘肃省光伏发电支持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