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生物质炭浸提液成分分析及其蔬菜喷施应用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1 国内外生物质炭的开发及生产途径第12-13页
        1.1.1 国内外生物质炭的开发背景第12页
        1.1.2 国内外生物质炭生产的主要途径第12-13页
    1.2 生物质炭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3-17页
        1.2.1 生物质炭的研究历程及现状第13-14页
        1.2.2 生物质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影响第14-17页
    1.3 生物质炭可浸提态物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7-20页
        1.3.1 生物质炭可浸提态物质研究现状第17页
        1.3.2 生物质炭可浸提态有机物质成分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1.3.3 生物质炭可浸提态物质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我国蔬菜的品质及其污染控制途径第20-22页
        1.4.1 我国蔬菜的品质及其污染现状第20-22页
        1.4.2 我国蔬菜品质污染的控制途径第22页
    1.5 有机营养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第22-25页
        1.5.1 有机营养肥料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效果第22-23页
        1.5.2 以生物质炭为原料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质的研究应用第23-25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8页
        1.6.1 研究目的意义第25-26页
        1.6.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6.3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二章 生物质炭浸提液成分及其对小白菜发芽的影响第28-42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2.2.1 供试材料第29-30页
        2.2.2 试验方案第30页
        2.2.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第30-31页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1-3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2.3.1 不同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基本理化性质差异第32页
        2.3.2 不同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中可溶性有机碳总量差异第32-33页
        2.3.3 不同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中大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第33-34页
        2.3.4 不同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成分分析第34-36页
        2.3.5 不同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6-38页
    2.4 讨论第38-40页
        2.4.1 不同生物质炭可热水浸提态物质成分第38-40页
        2.4.2 不同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0页
    2.5 结论第40-42页
第三章 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第42-64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3.2.1 供试材料第42-44页
        3.2.2 试验方案第44页
        3.2.3 浸提液及样品的采集和测定第44-46页
        3.2.4 数据处理第4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6-58页
        3.3.1 两种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无机及有机成分分析第46-49页
        3.3.2 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喷施小白菜对其生长影响的分析第49-58页
    3.4 讨论第58-62页
        3.4.1 生物质炭可热浸提的物质及有机碳主要成分第58-59页
        3.4.2 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喷施叶面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第59-60页
        3.4.3 生物质炭热水浸提液喷施叶面对小白菜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第60-61页
        3.4.4 在热裂解过程中利用废水浸提生物质炭第61-62页
    3.5 结论第62-6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4.1 全文结论第64页
    4.2 全文创新点第64-65页
    4.3 存在的问题第65页
    4.4 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品种小麦幼苗耐砷性差异及砷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下一篇:槲皮素对鱼藤酮诱导的U87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