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3 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预期创新点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本问题概述 | 第19-32页 |
2.1 智慧城市的概述 | 第19-27页 |
2.1.1 智慧城市的提出及其概念 | 第19-20页 |
2.1.2 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 | 第20-23页 |
2.1.3 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2.2 个人信息与个人信息安全概述 | 第27-30页 |
2.2.1 个人信息的概念与特点 | 第27-28页 |
2.2.2 个人信息安全的概念 | 第28页 |
2.2.3 影响个人信息安全的因素 | 第28-30页 |
2.3 智慧城市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 | 第30-31页 |
2.3.1 完美状态下智慧城市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 | 第30-31页 |
2.3.2 目前建设中的智慧城市与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智慧城市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 | 第32-39页 |
3.1 完美状态下智慧城市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1 实现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全面管控 | 第32页 |
3.1.2 实现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实时管控 | 第32页 |
3.1.3 实现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实地管控 | 第32-33页 |
3.2 目前建设中的智慧城市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 | 第33-38页 |
3.2.1 目前建设中的智慧城市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有利影响 | 第33-34页 |
3.2.2 目前建设中的智慧城市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不利影响 | 第34-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智慧城市对个人信息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及分析 | 第39-52页 |
4.1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39-41页 |
4.1.1 问卷目标 | 第39页 |
4.1.2 问卷内容 | 第39-40页 |
4.1.3 问卷发放与回收状况 | 第40-41页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49页 |
4.2.1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 | 第41-44页 |
4.2.2 个人信息背后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 | 第44-46页 |
4.2.3 管理机制的缺乏且不统一 | 第46-49页 |
4.3 其他原因 | 第49-51页 |
4.3.1 技术问题的存在 | 第49页 |
4.3.2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智慧城市完善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 | 第52-60页 |
5.1 提高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 第52-53页 |
5.1.1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宣传 | 第52页 |
5.1.2 督促用户了解一定的网络安全技术 | 第52-53页 |
5.2 统一个人信息管理 | 第53-56页 |
5.2.1 开展个人信息普查 | 第53-54页 |
5.2.2 制定个人信息使用标准 | 第54-55页 |
5.2.3 建立行业的管理规范机制 | 第55-56页 |
5.3 加强技术层面的规范设计 | 第56-57页 |
5.3.1 发展自主核心技术链 | 第56-57页 |
5.3.2 完善技术漏洞 | 第57页 |
5.4 完善智慧的法律体系 | 第57-59页 |
5.4.1 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 | 第57-58页 |
5.4.2 设立专门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58页 |
5.4.3 法律确认行业规范效力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