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1.1.1 藏式围棋博弈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2 《藏式围棋及其博弈软件》网络课程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1.3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课程实验的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7-23页 |
1.2.1 藏式围棋博弈 | 第17-21页 |
1.2.2 《藏式围棋及其博弈软件》网络课程 | 第21-22页 |
1.2.3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 | 第22-23页 |
1.3 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23-25页 |
第2章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38页 |
2.1 藏式围棋规则 | 第25-26页 |
2.2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的搜索算法 | 第26-29页 |
2.2.1 极大极小值算法 | 第26页 |
2.2.2 Alpha-Beta算法 | 第26-27页 |
2.2.3 蒙特卡罗树搜索算法 | 第27-28页 |
2.2.4 藏式围棋搜索算法的实现 | 第28-29页 |
2.3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的局面评估 | 第29-30页 |
2.3.1 实地价值 | 第29-30页 |
2.3.2 战略价值 | 第30页 |
2.3.3 棋形因数 | 第30页 |
2.3.4 最小值 | 第30页 |
2.4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总体设计 | 第30-35页 |
2.4.1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的构成 | 第30-31页 |
2.4.2 藏式围棋博弈软件的实现 | 第31-35页 |
2.5 软件测试 | 第35-37页 |
2.5.1 功能测试 | 第35-37页 |
2.5.2 性能测试 | 第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藏式围棋博弈的Moodle网络课程 | 第38-62页 |
3.1 Moodle平台介绍 | 第38页 |
3.2 Moodle平台特点 | 第38-42页 |
3.2.1 先进的学习理论 | 第38-41页 |
3.2.2 免费性、易操作性 | 第41-42页 |
3.2.3 结构模块化 | 第42页 |
3.2.4 资源共享 | 第42页 |
3.3 Moodle平台功能 | 第42-44页 |
3.4 Moodle平台与其他教学平台的对比 | 第44-45页 |
3.5 Moodle平台安装 | 第45-48页 |
3.5.1 Moodle平台架构 | 第45-46页 |
3.5.2 Moodle平台安装 | 第46-48页 |
3.6 学习者分析 | 第48-50页 |
3.6.1 基本特征分析 | 第48-49页 |
3.6.2 个体差异分析 | 第49页 |
3.6.3 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分析 | 第49-50页 |
3.7 课程分析 | 第50-51页 |
3.7.1 教学目标分析 | 第50页 |
3.7.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50-51页 |
3.8 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 | 第51-6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基于藏式围棋博弈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验 | 第62-75页 |
4.1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分析 | 第62-63页 |
4.2 《算法设计与分析》学习者分析 | 第63-64页 |
4.2.1 基本特征分析 | 第63页 |
4.2.2 个体差异分析 | 第63页 |
4.2.3 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分析 | 第63-64页 |
4.3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分析 | 第64-66页 |
4.3.1 教学目标分析 | 第64页 |
4.3.2 实验教学过程分析 | 第64-66页 |
4.4 课程实验设计 | 第66-74页 |
4.4.1 实验一:藏式围棋搜索算法的设计 | 第67-68页 |
4.4.2 实验二:藏式围棋局面评估算法的设计 | 第68-70页 |
4.4.3 实验三:藏式围棋博弈程序的设计 | 第70-71页 |
4.4.4 实验四:藏式围棋博弈程序的实现及测试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