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光催化原理 | 第8-10页 |
1.3 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0-13页 |
1.3.1 晶粒尺寸 | 第10-11页 |
1.3.2 比表面积 | 第11页 |
1.3.3 晶型和晶面 | 第11-12页 |
1.3.4 半导体复合 | 第12-13页 |
1.4 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应用及现状 | 第13-16页 |
1.4.1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第13-14页 |
1.4.2 光催化有机合成 | 第14-15页 |
1.4.3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铌氧化物在光催化技术的应用进展 | 第16-17页 |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1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26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9-20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 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 第20-22页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0页 |
2.2.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第20页 |
2.2.3 拉曼光谱(Raman) | 第20-21页 |
2.2.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1页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页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1-22页 |
2.2.7 低温N_2吸附-脱附(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 第22页 |
2.2.8 电子顺磁共振(EPR) | 第22页 |
2.3 活性测试 | 第22-26页 |
2.3.1 光催化降解RhB | 第22-23页 |
2.3.2 光催化降解水杨酸 | 第23-24页 |
2.3.3 苯甲醇的光催化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 | 第24-26页 |
第三章 Nb_2O_5/Nb_2O_5·nH_2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第26-50页 |
3.1 前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3.2.2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8页 |
3.3.1 物相分析 | 第27-31页 |
3.3.2 形貌和微结构表征 | 第31-33页 |
3.3.3 铌氧化物在光降解RhB中的应用 | 第33-42页 |
3.3.4 铌氧化物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芳香醇中的应用 | 第42-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Nb_3O_7(OH)/Nb_2O_5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第50-75页 |
4.1 前言 | 第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4.2.1 材料制备 | 第50-51页 |
4.2.2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73页 |
4.3.1 物相分析 | 第51-55页 |
4.3.2 形貌和微结构表征 | 第55-58页 |
4.3.3 铌氧化物在光降解RhB中的应用 | 第58-67页 |
4.3.4 铌氧化物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芳香醇中的应用 | 第67-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