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风险沟通视角下的环境报道研究--以北京都市报的雾霾报道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关于风险沟通的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2 关于环境报道的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研究抽样第15-17页
        1.3.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第17-18页
    1.4 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风险沟通与媒体风险建构第20-26页
    2.1 风险沟通的模式第20-22页
        2.1.1 技术决定模式第20-21页
        2.1.2 公共参与模式第21-22页
    2.2 大众媒介的风险建构第22-26页
        2.2.1 定义风险第23页
        2.2.2 建构风险第23-26页
第3章 北京都市报雾霾报道的风险建构第26-48页
    3.1 研究类目构建第26-28页
    3.2 雾霾报道的形式特征第28-35页
        3.2.1 报道数量第28-30页
        3.2.2 报道篇幅第30-31页
        3.2.3 报道版面第31-33页
        3.2.4 报道体裁第33-35页
    3.3 雾霾报道的内容分析第35-42页
        3.3.1 消息来源第35-36页
        3.3.2 议题设置第36-38页
        3.3.3 报道立场第38-42页
    3.4 北京都市报的雾霾风险建构第42-48页
        3.4.1 可被选择呈现的雾霾风险知识第42-44页
        3.4.2 技术决定模式下的雾霾风险放大第44-45页
        3.4.3 不确定信息下的风险表述和归因第45-48页
第4章 北京都市报雾霾报道的风险沟通效果及满意度调查第48-58页
    4.1 研究设计第48-49页
    4.2 风险沟通效果调查第49-55页
        4.2.1 公众的雾霾风险感知第49-50页
        4.2.2 公众的系统信任与风险感知第50-52页
        4.2.3 对受众认知、行为的影响第52-55页
    4.3 公众对北京都市报雾霾报道的满意度调查第55-58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3页
    5.1 风险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第58-60页
        5.1.1 气象报道占大多数缺乏深度报道第58页
        5.1.2 以单向传播为主,缺乏有效互动第58-59页
        5.1.3 抽象数据过多科普内容不足第59-60页
    5.2 雾霾风险报道的改进建议第60-63页
        5.2.1 兼收并蓄,营造开放的沟通机制第60-61页
        5.2.2 重建环境风险报道中的大众媒介信任机制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6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热词的传播及社会功能研究
下一篇:社会治理视阈下地市党报微信传播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