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光催化机理 | 第12-13页 |
1.3 光催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TiO_2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 | 第14页 |
1.3.2 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14-15页 |
1.3.3 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15-16页 |
1.4 钒酸铋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1 单斜相钒酸铋的晶体结构 | 第16-17页 |
1.4.2 单斜相钒酸铋粉体的制备 | 第17-20页 |
1.5 钒酸铋基光催化剂的修饰改性 | 第20-25页 |
1.5.1 阳离子掺杂改性 | 第20-21页 |
1.5.2 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21-23页 |
1.5.3 光催化剂表面复合纳米贵金属颗粒 | 第23-24页 |
1.5.4 晶面生长的控制 | 第24-25页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9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2 单斜相BIVO_4微纳米结构的低温水热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9-45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2.2.1 试剂 | 第3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3 实验步骤及过程 | 第30-31页 |
2.2.4 粉体的表征 | 第31页 |
2.2.5 光催化反应装置 | 第31页 |
2.2.6 罗丹明B染料和苯酚的分子结构 | 第31-32页 |
2.2.7 光催化反应过程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2.3.1 粉体的XRD分析 | 第33-34页 |
2.3.2 粉体的SEM和TEM分析 | 第34-35页 |
2.3.3 粉体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35-36页 |
2.3.4 粉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2.3.5 粉体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37-38页 |
2.3.6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染料的动力学研究 | 第38-39页 |
2.3.7 引入H2O2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39-41页 |
2.3.8 催化剂对罗丹明B染料的重复性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41-42页 |
2.3.9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2.3.10 BiVO_4粉体对苯酚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43-44页 |
2.4 结论 | 第44-45页 |
3 稀土离子掺杂BIVO_4多孔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 第45-61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3.2.1 试剂 | 第46页 |
3.2.2 实验步骤及过程 | 第46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46页 |
3.2.4 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0页 |
3.3.1 粉体的XRD分析 | 第47-48页 |
3.3.2 粉体的XPS图谱分析 | 第48-49页 |
3.3.3 粉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3.3.4 粉体的吸收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3.3.5 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3.3.6 氧化剂的加入对光催化性能影响 | 第55-58页 |
3.3.7 粉体的光催化重复性催化活性分析 | 第58-59页 |
3.3.8 光催化机理 | 第59-60页 |
3.4 结论 | 第60-61页 |
4 SM~(3+)掺杂BIVO_4催化剂对苯酚和CR(VI)的催化氧化-还原研究 | 第61-73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62-63页 |
4.2.1 原料和试剂 | 第62页 |
4.2.2 光催化过程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4.3.1 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分解 | 第63-64页 |
4.3.2 氧气对催化剂分解苯酚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3 添加H2O2催化剂对苯酚的光催化分解 | 第66-68页 |
4.3.4 催化剂对Cr(VI)的催化还原 | 第68-69页 |
4.3.5 苯酚-Cr(VI)共存溶液中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效率 | 第69-72页 |
4.5 结论 | 第72-73页 |
5 多孔TiO_2/BIVO_4纳米复合结构合成及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 第73-89页 |
5.1 引言 | 第73-74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74-75页 |
5.2.1 试剂和材料 | 第74页 |
5.2.2 锐钛矿TiO_2纳米粉体的合成 | 第74页 |
5.2.3 多孔花生状TiO_2/BiVO_4纳米复合结构的合成 | 第74页 |
5.2.4 样品的表征 | 第74-75页 |
5.2.5 光催化反应 | 第7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7页 |
5.3.1 粉体的XRD分析 | 第75-76页 |
5.3.2 粉体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76-77页 |
5.3.3 粉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77-80页 |
5.3.4 粉体的XPS分析 | 第80-81页 |
5.3.5 粉体的吸附光谱分析 | 第81-82页 |
5.3.6 粉体的光催化性能 | 第82-84页 |
5.3.7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84-86页 |
5.3.8 光催化重复性分析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