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发电机电磁振动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电机电磁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电机电磁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电机结构模态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电机电磁振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车用交流发电机结构及振动噪声试验 | 第15-29页 |
2.1 车用发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5-19页 |
2.1.1 车用发电机结构 | 第15-18页 |
2.1.2 车用发电机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车用发电机振动与噪声 | 第19-22页 |
2.2.1 机械振动噪声 | 第19-20页 |
2.2.2 空气动力振动噪声 | 第20页 |
2.2.3 电磁振动噪声 | 第20-21页 |
2.2.4 振动与噪声的关系 | 第21-22页 |
2.3 车用发电机振动噪声试验 | 第22-27页 |
2.3.1 振动噪声试验布置 | 第22-23页 |
2.3.2 升速振动噪声测试 | 第23-25页 |
2.3.3 升速振动试验结果阶次分析 | 第25-26页 |
2.3.4 定速振动噪声测试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基于ANSOFT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电磁力求解 | 第29-41页 |
3.1 三维瞬态场计算原理 | 第29-30页 |
3.2 发电机电磁模型的建立 | 第30-37页 |
3.2.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0-33页 |
3.2.2 转子运动设置 | 第33页 |
3.2.3 激励和边界条件添加 | 第33-35页 |
3.2.4 材料属性定义 | 第35页 |
3.2.5 有限元网格剖分 | 第35-37页 |
3.3 发电机电磁力求解 | 第37-40页 |
3.3.1 发电机磁场分布 | 第37页 |
3.3.2 发电机电磁力结果 | 第37-38页 |
3.3.3 发电机电磁力频谱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车用交流发电机结构模态分析 | 第41-61页 |
4.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41页 |
4.2 发电机模态试验 | 第41-48页 |
4.2.1 端盖自由模态试验 | 第42-44页 |
4.2.2 定子自由模态试验 | 第44-45页 |
4.2.3 整机自由模态试验 | 第45-47页 |
4.2.4 整机约束模态试验 | 第47-48页 |
4.3 发电机结构建模 | 第48-52页 |
4.3.1 端盖建模 | 第48-49页 |
4.3.2 定子建模 | 第49-50页 |
4.3.3 转子建模 | 第50-51页 |
4.3.4 整机建模 | 第51-52页 |
4.4 发电机模态仿真计算与分析 | 第52-60页 |
4.4.1 材料参数定义 | 第52页 |
4.4.2 零部件接触设置 | 第52-56页 |
4.4.3 有限元网格剖分 | 第56-57页 |
4.4.4 自由模态仿真计算 | 第57-59页 |
4.4.5 约束模态仿真计算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车用发电机电磁振动及影响分析 | 第61-71页 |
5.1 电磁力加载 | 第61-62页 |
5.2 电磁振动响应计算 | 第62-64页 |
5.3 发电机电磁振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9页 |
5.3.1 气隙大小对电磁振动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气隙偏心对电磁振动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3 爪极倒角对电磁振动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4 爪极尺寸对电磁振动的影响 | 第67-69页 |
5.3.5 其它因素 | 第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