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0页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6-7页
    二、 文献综述(研究现状)第7-8页
    三、 论文的结构布局第8-10页
第一章 既判力客观范围基本理论第10-18页
    第一节 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概述第10-12页
        一、 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概念第10页
        二、 既判力客观范围的界限第10-12页
    第二节 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判断标准—诉讼标的第12-14页
        一、 对各主要诉讼标的理论学说的概述第12-13页
        二、 影响诉讼标的理论选择的政策因素考量第13-14页
    第三节 既判力客观范围适用原则的例外—抵消抗辩第14-17页
        一、 赋予抵消抗辩以既判力的原因第14-15页
        二、 赋予抵消抗辩以既判力的限制第15-16页
        三、 赋予抵消抗辩以既判力所应注意的点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第18-24页
    第一节 传统既判力客观范围理论的局限性第18-19页
    第二节 对传统既判力客观范围理论局限性的原因分析第19-20页
    第三节 既判力客观范围向判决理由的扩张第20-23页
        一、 赋予判决理由以既判力的路径第20-21页
        二、 赋予判决理由类似于既判力的拘束力的思想路径第21-22页
        三、 对上述两种思想路径的评述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及其扩张理论第24-38页
    第一节 既判力客观范围及其扩张问题在我国的运行状况及不足第24-26页
        一、 立法上的缺失第24-25页
        二、 司法实践上的缺失第25-26页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及其扩张问题的理论选择第26-30页
        一、 民事判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界定第26-27页
        二、 诉讼标的的理论选择第27-28页
        三、 判决理由的扩张问题分析第28-29页
        四、 抵消抗辩的既判力问题第29-30页
    第三节 构建我国既判力客观范围及其扩张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30-33页
        一、 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法制观念的转变第30-31页
        二、 诉讼结构开始趋向于当事人主义第31-32页
        三、 再审制度的修改与完善第32-33页
    第四节 我国既判力客观范围及其扩张制度的构建第33-36页
        一、 依据实体法上请求权基础理论,对判决理由的划分第33-34页
        二、 要件型判决理由具有约束力需满足的条件及其原因分析第34-35页
        三、 诉请型、辅助型判决理由的效力选择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人才市场条件下非公企业有效获取人才资源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交强险与商业险合并审理的实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