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热水供热系统热力工况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热水供热系统热力工况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供热系统稳态热力工况建模 | 第15-33页 |
2.1 基于稳态热力工况分析的空间管网 | 第15-19页 |
2.2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设备热力特性分析 | 第19-25页 |
2.2.1 热源的热力特性 | 第20页 |
2.2.2 换热器的热力特性 | 第20-22页 |
2.2.3 供暖热用户的热力特性 | 第22-25页 |
2.3 直接连接供热系统稳态热力工况建模 | 第25-28页 |
2.3.1 节点热量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3.2 有向管段热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26-27页 |
2.3.3 矩阵方程组的求解 | 第27-28页 |
2.4 间接连接供热系统稳态热力工况建模及求解 | 第28-29页 |
2.5 本文热力工况模型与热力工况模型 1 的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2.6 本文热力工况模型与热力工况模型 2 的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热力失调度与供热调节 | 第33-46页 |
3.1 热力失调度的定义 | 第33-34页 |
3.2 供热调节基本原理 | 第34-38页 |
3.2.1 供热调节基本公式 | 第34-36页 |
3.2.2 直接连接供热系统的集中质调节 | 第36页 |
3.2.3 间接连接供热系统的集中质调节 | 第36-38页 |
3.3 供水温度和流量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 第38-45页 |
3.3.1 直接连接时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 第38-40页 |
3.3.2 间接连接时一级网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 第40-42页 |
3.3.3 直接连接时热用户流量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 第42-43页 |
3.3.4 间接连接时一级网流量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直接连接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工况研究 | 第46-63页 |
4.1 计算条件概述 | 第46-47页 |
4.2 不考虑管段热损失的未初调节热力工况分析 | 第47-53页 |
4.2.1 未进行初调节时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分析 | 第47-49页 |
4.2.2 改变流量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49-51页 |
4.2.3 改变热源供水温度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51-53页 |
4.3 考虑管段热损失的未初调节热力工况分析 | 第53-62页 |
4.3.1 管段单位长度热损失的研究 | 第53-57页 |
4.3.2 管段单位长度热损失的数值 | 第57-58页 |
4.3.3 未进行初调节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58-60页 |
4.3.4 改变流量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60-61页 |
4.3.5 改变热源供水温度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间接连接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工况研究 | 第63-83页 |
5.1 计算条件概述 | 第63-64页 |
5.2 不考虑管段热损失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64-71页 |
5.2.1 换热器面积大于设计面积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64-67页 |
5.2.2 换热器面积小于设计面积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67-71页 |
5.3 考虑管段热损失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71-82页 |
5.3.1 管段单位长度热损失的数值 | 第71-74页 |
5.3.2 设计工况下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74-78页 |
5.3.3 换热器面积大于设计面积时的热力工况分析 | 第78-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