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页 |
·论文完成工作及其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1-23页 |
·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12-13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3-14页 |
·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14-16页 |
·ARM9微处理器 | 第14-15页 |
·硬件开发板 | 第15-16页 |
·操作系统平台 | 第16-19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6-17页 |
·嵌入式Linux | 第17-19页 |
·系统的软件平台 | 第19-23页 |
·宿主机、目标机 | 第19-20页 |
·qemu for arm | 第20页 |
·嵌入式GUI介绍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平台的构建 | 第23-42页 |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3-27页 |
·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第23-24页 |
·minicom的设置 | 第24-26页 |
·NFS服务器的配置 | 第26-27页 |
·Bootloader的设计 | 第27-30页 |
·Bootloader的介绍 | 第27-28页 |
·vivi的定制和移植 | 第28-30页 |
·ARM Linux内核的定制 | 第30-34页 |
·ARM Linux内核的目录结构 | 第30-31页 |
·ARM Linux内核文件的配置 | 第31-33页 |
·ARM Linux内核的编译及其移植 | 第33-34页 |
·YAFFS2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34-36页 |
·YAFFS文件的介绍 | 第34页 |
·安装及其编译busybox | 第34-35页 |
·构建文件系统目录及其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35-36页 |
·Qt/Embedded环境的搭建 | 第36-38页 |
·Qt的安装 | 第36-37页 |
·Qt/Embedded环境的配置及交叉编译 | 第37-38页 |
·qemu for arm模拟器的配置 | 第38-39页 |
·MPlayer的移植 | 第39-42页 |
第四章 系统接口驱动的设计分析 | 第42-48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概述 | 第42-44页 |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分类 | 第42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开发流程 | 第42-43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结构 | 第43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加载方法 | 第43-44页 |
·Framebuffer的LCD驱动程序的设计分析 | 第44-45页 |
·帧缓冲的概念 | 第44页 |
·帧缓冲设备驱动的结构 | 第44页 |
·帧缓冲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44-45页 |
·DM9000网卡驱动程序的设计分析 | 第45-48页 |
·DM9000网卡的概述 | 第45-46页 |
·网卡驱动的结构 | 第46页 |
·网卡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46-48页 |
第五章 Media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66页 |
·Qt集成开发环境Qt Creator | 第48-49页 |
·media搜索播放器的实现原理 | 第49-50页 |
·搜索播放器框架的构建 | 第50页 |
·GUI图形界面的实现 | 第50-64页 |
·播放器图形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4页 |
·外部事件的响应 | 第54-55页 |
·media播放器的具体实现 | 第55-56页 |
·播放器的文件打开功能实现 | 第56-57页 |
·视频的播放、暂停、停止功能 | 第57-58页 |
·快进、快退、音量的控制功能及其静音功能 | 第58-60页 |
·全屏播放功能、语言选择、屏幕显示比例及其换肤等功能 | 第60-61页 |
·应用程序图标及其系统托盘功能 | 第61-62页 |
·搜索文件功能 | 第62-64页 |
·media搜索播放器的测试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本文的总结 | 第66页 |
·论文的进一步工作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图表索引 | 第72-74页 |
Appendix Figure and Table Index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