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薄膜技术论文

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射频溅射制备和半导体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页
    1.2 BN的相第9-12页
        1.2.1 六角氮化硼第10-11页
        1.2.2 菱形氮化硼第11页
        1.2.3 纤锌矿氮化硼第11页
        1.2.4 立方氮化硼第11页
        1.2.5 氮化硼的相关系第11-12页
    1.3 立方氮化硼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第12-14页
        1.3.1 立方氮化硼的结构第12页
        1.3.2 立方氮化硼的性质和应用第12-14页
    1.4 立方氮化硼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4.1 cBN薄膜的制备技术回顾第15-17页
        1.4.2 cBN薄膜的微结构和形成机理第17-19页
    1.5 目前立方氮化硼薄膜研究面临的问题第19-20页
        1.5.1 薄膜与衬底的结合力弱第19页
        1.5.2 非立方相氮化硼的存在第19-20页
        1.5.3 外延生长问题第20页
    1.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立方氮化硼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射频溅射第21-25页
        2.2.1 辉光放电的电场类型第21-22页
        2.2.2 射频辉光放电第22页
        2.2.3 射频溅射的特点第22-23页
        2.2.4 射频溅射系统第23-25页
    2.3 实验过程第25-27页
        2.3.1 衬底清洗第25页
        2.3.2 样品制备第25-26页
        2.3.3 氮化硼薄膜的红外分析第26-27页
    2.4 直流负偏压对BN薄膜成分的影响第27-31页
        2.4.1 实验方法第28页
        2.4.2 实验结果第28-29页
        2.4.3 结果讨论第29-30页
        2.4.4 负偏压对沉积立方氮化硼的影响机理第30-31页
    2.5 工作气体和衬底对BN薄膜立方相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2.5.1 工作气压的影响第31-32页
        2.5.2 衬底的影响第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氮化硼薄膜的n形掺杂第33-44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掺杂实验第34-35页
        3.2.1 掺杂方法第34-35页
        3.2.2 掺杂实验过程第35页
    3.3 成分分析第35-39页
        3.3.1 光电子能谱第36-38页
        3.3.2 俄歇电子能谱第38-39页
    3.4 工艺参数对n型氮化硼薄膜电阻率的影响第39-41页
        3.4.1 硫源加热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3.4.2 衬底温度和直流负偏压的影响第40-41页
    3.5 掺杂机理第41-43页
        3.5.1 基本理论第41-42页
        3.5.2 氮化硼中的S杂质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p-Si/n-BN异质结特性研究第44-57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异质结基本理论第44-48页
        4.2.1 异质结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第44-45页
        4.2.2 异质结构的能带图第45-48页
    4.3 p-Si/n-BN异质结的能带结构第48-51页
        4.3.1 氮化硼薄膜光学带隙第48-49页
        4.3.2 p-Si/n-BN异质结的导带差和价带差第49-50页
        4.3.3 p型Si和n型BN的费米能级第50-51页
    4.4 p-Si/n-BN异质结的Ⅰ-Ⅴ特性第51-54页
        4.4.1 实验与测量第51-52页
        4.4.2 结果分析第52-54页
    4.5 p-Si/n-BN异质结的Ⅰ-Ⅴ特性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道检测的实验与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结构概念设计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