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手性联二萘酚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探针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绪论第11-29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荧光发光原理及荧光参数第12-13页
        1.2.1 斯托克斯位移第12-13页
        1.2.2 荧光量子产率第13页
        1.2.3 荧光寿命第13页
    1.3 荧光探针的构造及基本构建方式第13-15页
        1.3.1 接受基团第14页
        1.3.2 荧光基团第14-15页
        1.3.3 连接体第15页
        1.3.4 荧光探针基本构建方式第15页
    1.4 荧光探针的应用第15页
    1.5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第15-18页
        1.5.1 光诱导电子转移第16页
        1.5.2 分子内共轭电荷转移第16-17页
        1.5.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17页
        1.5.4 激基缔合物第17页
        1.5.5 刚性效应第17-18页
    1.6 手性联二萘酚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6.1 手性小分子类荧光探针第18-20页
        1.6.2 离子类荧光探针第20-21页
    1.7 香豆素、罗丹明及其他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21-28页
        1.7.1 Pb~(2+)荧光探针第22-23页
        1.7.2 Fe~(3+)荧光探针第23页
        1.7.3 Hg~(2+)荧光探针第23-24页
        1.7.4 F~-荧光探针第24-25页
        1.7.5 CN~-荧光探针第25-26页
        1.7.6 PO_4~(3-)荧光探针第26-27页
        1.7.7 识别小分子及氨基酸类荧光探针第27-28页
    1.8 本论文选题依据、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荧光探针M1的合成及应用第29-40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2页
        2.2.1 主要试剂及规格第30-31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型号第31-32页
    2.3 荧光探针M1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步骤第32-35页
        2.3.1 1-溴-全乙酰基-β-D-葡萄糖的合成第32页
        2.3.2 1-叠氮基-全乙酰基-β-D-葡萄糖的合成第32-33页
        2.3.3 (S)-2,2’-二(3-(丙炔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第33页
        2.3.4 (S)-2,2’-二((1-(全乙酰基-β-D-葡萄糖)-1,2,3-三氮唑)4甲氧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第33-34页
        2.3.5 荧光探针M1的合成第34-35页
    2.4 荧光探针M1光谱测试第35-39页
        2.4.1 荧光探针M1溶液的配制第35页
        2.4.2 测试所用的各种阳离子溶液配制第35页
        2.4.3 荧光探针M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35页
        2.4.4 荧光探针M1对各种阳离子选择性识别第35-36页
        2.4.5 Ag~+对荧光探针M1荧光滴定实验第36-38页
        2.4.6 荧光探针M1的阳离子竞争实验第38页
        2.4.7 荧光探针M1与Ag~+可能配位模型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荧光探针M2的合成及应用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2页
        3.2.1 主要试剂及规格第41-42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型号第42页
    3.3 荧光探针M2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步骤第42-46页
        3.3.1 (S)-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第43页
        3.3.2 (S)-2,2’-二(甲氧基甲氧基)-3,3’-二(醛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第43-44页
        3.3.3 (S)-2,2’-二(甲氧基甲氧基)-3,3’-二(苄羟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34第44页
        3.3.4 (S)-2,2’-二(甲氧基甲氧基)-3,3’-二(5-(4-氧代-正戊1炔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第44-45页
        3.3.5 (S)-3,3’-二(5-(4-氧代--正戊1炔基))-1,1’-联二萘酚的合成第45-46页
        3.3.6 荧光探针M2的合成第46页
    3.4 荧光探针M2光谱测试第46-51页
        3.4.1 荧光探针M2溶液的配制第46页
        3.4.2 测试所用的各种阳离子溶液配制第46-47页
        3.4.3 荧光探针M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7页
        3.4.4 荧光探针M2对各种阳离子选择性识别第47-48页
        3.4.5 Cu~(2+)对荧光探针M2荧光滴定实验第48-49页
        3.4.6 荧光探针M2的阳离子竞争实验第49-50页
        3.4.7 荧光探针M2与Cu~(2+)可能配位模型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荧光探针M3、M4的合成及应用第52-63页
    4.1 引言第52-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4.2.1 主要试剂及规格第54页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型号第54-55页
    4.3 荧光探针M3、M4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步骤第55-57页
        4.3.1 3-乙酰胺基香豆素合成第55页
        4.3.2 3-叠氮香豆素的合成第55-56页
        4.3.3 手性联二萘酚-香豆素衍生物M3合成第56页
        4.3.4 手性联二萘酚-香豆素衍生物M4合成第56-57页
    4.4 荧光探针M3、M4光谱测试第57-62页
        4.4.1 荧光探针M3、M4溶液的配制第57页
        4.4.2 测试所用的各种阳离子溶液配制第57页
        4.4.3 荧光探针M3、M4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57-58页
        4.4.4 荧光探针M3、M4对各种阳离子选择性识别第58-59页
        4.4.5 Cu~(2+)对荧光探针M4荧光滴定实验第59-61页
        4.4.6 荧光探针M4的阳离子竞争实验第61页
        4.4.7 荧光探针M4与Cu~(2+)可能配位模型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立体视觉的无人车障碍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无线通信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