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竹类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 第11页 |
1.3 竹类植物快速生长机制的研究 | 第11-13页 |
1.4 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的研究 | 第13-17页 |
1.4.1 转化酶 | 第13-15页 |
1.4.2 蔗糖合成酶 | 第15页 |
1.4.3 蔗糖磷酸合成酶 | 第15-17页 |
第2章 云南箭竹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发育特征及其次生壁加厚机制 | 第17-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1 材料 | 第17页 |
2.1.2 样品处理 | 第17-18页 |
2.1.3 显微观察 | 第18-19页 |
2.2 观察结果 | 第19-23页 |
2.2.1 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的细胞壁厚度 | 第19-20页 |
2.2.2 时期1节间发育解剖特征 | 第20-21页 |
2.2.3 时期2节间发育解剖特征 | 第21页 |
2.2.4 时期3节间发育解剖特征 | 第21-22页 |
2.2.5 时期4节间发育解剖特征 | 第22-23页 |
2.3 讨论 | 第23-25页 |
2.3.1 时期 1—节间尚未启动伸长发育阶段 | 第23-24页 |
2.3.2 时期 2—节间启动伸长和快速伸长阶段 | 第24页 |
2.3.3 时期 3—节间停止伸长和即将成熟阶段 | 第24页 |
2.3.4 时期 4—节间成熟和次生壁加厚阶段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37页 |
第3章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7-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3.1.1 材料 | 第37-38页 |
3.1.2 方法 | 第38-4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3.2.1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果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0-41页 |
3.2.2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1-42页 |
3.2.3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麦芽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2页 |
3.2.4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蔗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3.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云南箭竹竹笋可溶性酸性转化酶的初步分离与纯化 | 第44-4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4.1.1 材料 | 第44页 |
4.1.2 方法 | 第44-4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4.2.1 不同提取方法对SAI粗酶液的影响 | 第45页 |
4.2.2 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对SAI酶活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流速、pH及离子强度对SAI洗脱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规律 | 第48-6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5.1.1 材料 | 第48页 |
5.1.2 方法 | 第48-50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5.2.1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转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 | 第51-55页 |
5.2.2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规律 | 第55-57页 |
5.2.3 云南箭竹竹笋快速生长过程中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规律 | 第57-59页 |
5.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