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带加脊喇叭天线设计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 1.2 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宽带双脊喇叭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25-41页 |
| 2.1 喇叭天线概述 | 第25-28页 |
| 2.2 脊波导理论 | 第28-36页 |
| 2.2.1 脊波导主模截止波长 | 第28-32页 |
| 2.2.2 脊波导的主模工作带宽 | 第32-34页 |
| 2.2.3 脊波导的主模特性阻抗 | 第34-36页 |
| 2.3 阻抗变换理论 | 第36-38页 |
| 2.4 同轴线到双脊波导的馈电设计 | 第38-3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2-18 GHz双脊喇叭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 第41-59页 |
| 3.1 天线的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 3.2 天线的基本结构 | 第42-46页 |
| 3.2.1 脊曲线的设计 | 第43-45页 |
| 3.2.2 馈电部分的设计 | 第45-46页 |
| 3.2.3 波导段与喇叭段的设计 | 第46页 |
| 3.3 天线的仿真结果与参数分析 | 第46-57页 |
| 3.3.1 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46-48页 |
| 3.3.2 天线的参数分析 | 第48-5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天线的实际加工测试与优化 | 第59-79页 |
| 4.1 天线的加工 | 第59-60页 |
| 4.2 导致天线性能恶化的原因分析 | 第60-67页 |
| 4.2.1 脊末端与波导壁之间缝隙的影响 | 第60-62页 |
| 4.2.2 脊末端与短路板之间缝隙的影响 | 第62-65页 |
| 4.2.3 实物加工模型存在问题的仿真还原 | 第65-67页 |
| 4.3 天线的改进优化与实测结果 | 第67-77页 |
| 4.3.1 对脊与波导腔体反射板组装方式的改进 | 第67-72页 |
| 4.3.2 对脊末端结构形式的改进 | 第72-7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具有开放边界的宽带加脊喇叭天线设计 | 第79-85页 |
| 5.1 天线设计思路 | 第79页 |
| 5.2 天线结构 | 第79-81页 |
| 5.3 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81-8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