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疏肝调胃散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第7-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第12-17页
    1 病例来源第12页
    2 病例选择标准第12-14页
        2.1 病例西医诊断标准第12-13页
        2.2 病例中医诊断标准第13页
        2.3 病例纳入标准第13页
        2.4 病例排除标准第13页
        2.5 病例剔除标准第13-14页
        2.6 病例脱落标准第14页
        2.7 终止研究标准第14页
    3 研究方法第14-16页
        3.1 病例分组第14页
        3.2 治疗方法第14-15页
        3.3 观察方法及观察指标第15页
        3.4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第15-16页
    4 统计方法第16-17页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17-21页
    1 基本资料比较第17页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17-19页
        2.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17-18页
        2.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第18页
        2.3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第18-19页
    3 Hp根除率比较第19页
    4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积分比较第19-20页
    5 两组病理组织形态学疗效的比较第20页
    6 安全性评价第20-21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1-29页
    1 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第21-22页
    2 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西医治疗第22页
        2.1 一般治疗第22页
        2.2 缓解消化不良症状第22页
        2.3 根除Hp第22页
    3 中医对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机的理解第22-23页
    4 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第23-24页
        4.1 单味中药治疗第23页
        4.2 辩证分型论治第23-24页
        4.3 经方治疗第24页
        4.4 中成药治疗第24页
        4.5 中医其他疗法第24页
    5 老师对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认识及立方依据第24-26页
    6 临床疗效分析第26-27页
    7 总结和展望第27-29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29-30页
致谢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4页
附录A 慢性胃炎组织学分级标准第34-35页
附录B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评估表第35-36页
附录C 病例报告表第36-43页
文献综述第43-59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妇幼保健院2010-2012年出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六郁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