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0-23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大气临边红外辐射特性 | 第23-41页 |
2.1 大气辐射传输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2.1.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 第23-24页 |
2.1.2 大气辐射和辐射传输特性 | 第24-25页 |
2.1.3 大气主要成份的散射和吸收效应 | 第25-26页 |
2.1.4 大气的路径热辐射 | 第26-27页 |
2.2 临边大气辐射成像模型 | 第27-33页 |
2.2.2 临边探测几何模型 | 第27-31页 |
2.2.3 临边和大气辐射计算方法 | 第31-33页 |
2.3 临边背景辐射计算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3-39页 |
2.3.1 临边和大气辐射透射率 | 第33-34页 |
2.3.2 临边辐射计算 | 第34-35页 |
2.3.3 临边辐射的影响因素 | 第35-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卷云的红外辐射散射特性 | 第41-57页 |
3.1 云层的分类和卷云的微物理结构 | 第41-43页 |
3.1.1 云层的分类 | 第41-43页 |
3.1.2 卷云的分类和微物理结构 | 第43页 |
3.2 应用MIE散射理论求解冰晶粒子单次散射特性 | 第43-47页 |
3.3 卷云的辐射散射特性 | 第47-55页 |
3.3.1 卷云的平均单次散射参数 | 第47-50页 |
3.3.2 使用BRDF衡量卷云的反射特性 | 第50-55页 |
3.4 卷云热辐射计算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OSG的红外预警实时仿真 | 第57-83页 |
4.1 卫星遥感红外探测器成像仿真模型 | 第57-65页 |
4.1.1 探测成像链路 | 第57页 |
4.1.2 成像坐标关系 | 第57-62页 |
4.1.3 红外探测器建模与仿真 | 第62-65页 |
4.2 基于OSG的天基红外预警场景仿真系统设计 | 第65-72页 |
4.2.1 渲染工作原理和OSG框架简介 | 第65-66页 |
4.2.2 仿真系统框架和渲染流程 | 第66-67页 |
4.2.3 大气效应建模和仿真方法 | 第67-69页 |
4.2.4 导弹目标和传感器效应仿真方法 | 第69-72页 |
4.3 临边背景建模与仿真 | 第72-75页 |
4.3.0 临边背景的建模 | 第72-73页 |
4.3.1 临边背景的纹理设计 | 第73-74页 |
4.3.2 临边实时仿真结果 | 第74-75页 |
4.4 卷云背景建模与仿真 | 第75-79页 |
4.4.1 卷云的建模和纹理设计 | 第75-77页 |
4.4.2 卷云实时仿真结果 | 第77-79页 |
4.5 预警过程仿真结果 | 第79-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83页 |
5.2 工作的不足和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